環球好評

李歐梵:文化政策与人文空間

記得几年前到香港,在一個偶然的場合(大會堂),听到一位德國女文化官和香港几位學者座談文化政策問題。那位文化官說:在德國,政府沒有甚么文化政策,如果有,也只是給錢,但并不制定規章,層層考核,或把申請程序弄得不倫不類,反而不利于文化發展。目前港府的文化政策,問題就出于此。中國大陸多年來一党專政,堅抓文藝政策,“成效”有目共睹,最基本的就是對創作自由的扼制,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所說的“文學的條件”,就是創作自由的問題。這在歐洲根本不成問題,因為歐洲各國政府對于文藝和文化一向采取放任政策,無為而治。

這种放任政策必須具備一個先決條件──政府以外的民間社會的文化活力。在這方面,我覺得亞洲各華人地區的成就各有千秋。總的來說,我認為最有這种活力的地區是台灣,最沒有活力的是新加坡,而中國大陸近年來民間文化活力方興未艾,潛力未可低估。香港本來是极有文化活力的地方,但近兩三年似有消退之勢,這是否与當前的政治環境有密切關系,有待討論。

對于這种社會上的文化活力,任何民主國家或地區都只能鼓勵支持,不能強加壓制。至于能否善加規划和疏導,則是一個极為微妙的問題,牽涉政府与社會的互動,必須在互動的條件成熟以后,才能成立像台北市文化局之類的机构,聘請高手(如龍應台)主其事,但這种關系永遠是雙向的:官民必須徹底溝通,否則會徒勞無益。龍應台請高行健和楊煉等人任駐市作家,是有魄力和遠見的政策,但這种模式還是源自民間,譬如花蓮的東華大學早已聘了☆弦作駐校作家(目前香港各大學中,只有科技大學設有短期“駐校藝術家”職位)。

因此,政府的“文化政策”和民間社會的“文化空間”恰成負比:政策愈多,空間愈少;倒過來說,是否政策愈少就空間愈多呢?這就又要回到社會文化活力的問題上去了。日前我曾在亞洲周刊撰文,題為“在香港找尋人文空間”,正是針對這個問題有感而發。我在文中提到的“禧文社”僅是一個例子而已;記憶中另一個例子是三十年前的“創建學院”,由胡菊人和戴天等主持,設在他們的住處或其他私人住宅,听眾來自五湖四海,講者也并非學院教授莫屬,我初次來港就曾被邀講過一次;“六四”天安門民運失敗后,香港又有類似“民主大學”的活動。据聞這傳統一直延續至今,也換了一批年輕人來主其事,我想這些有心人從來不會想到向港府申請撥款。此外,有時候一個表面屬于政府管轄的机构──如香港藝術中心──也可以和民間的文化人互相配合。一九九七年我無意中看到一個關于香港歷史的展覽,別開生面地“虛构”了不少材料和文本,令人嘆為觀止,也為香港的文化認同問題提出一個极富想像力的注解。

這些文化活動都不是任何文化政策可以制定出來的,而是需要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共力和多年的滋養;用一句略具文學意味的話來說:這种“文化園地”的培養,就像种菜養花一樣,需要足夠丰富的文化土壤和有心人的灌溉,不可能一☆而至,或靠數碼科技制造出來。教育界有句老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文化何嘗不更是如此?所以,當有人請我提供文化政策建議的時候,我大多顧左右而言他,因為我的建議不能在三五年內看到實效,所以在講實效的香港,猶如沙漠幻洲、荒野空談。

但空談畢竟無濟于事,所以几年前我正式提出“香港需要一個人文空間”的构想(見《明報月刊》九五年八月號),內中有下列一段話:港府既然有魄力建新机場,又考慮在舊机場上蓋大型游樂場,為甚么不可以在郊外風景區蓋一個人文研究所?只需一幢房子,房內設一個小圖書館、几間舒适的小會議室和几間小書房就夠了,每年請海內外人文學者在此短期或長期(一周至一年)居留,与香港學者共同探討學問,更可邀香港學者到此作學術“避靜”,能有足夠空間和時間思考問題,啟發新知,開創新的學術理論。

我后來与不少香港學界人士討論過,大家認為這种“人文空間”可以挂靠在某間大學,但仍應獨立于大學建制以外;另一個共識是:不一定需要港府出錢興建,更應借助民間(如基金會,甚至馬會)的雄厚資源。至今思之,我覺得這個“高調”的人文空間并不夠,其實應該更多元化,建构各种不同性質的人文空間。締造香港的人文環境,不能像大連市一樣,開設大型花園廣場,讓市民有“走出家門就像入花園”的生活方式。港人走出家門后往往就步入商場,而且香港面積有限,非蓋高樓不可。然而除了商場和高樓大廈以外,也許香港人也需要更多有人文气息或為人文教育而設的小公園。

--作者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有《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和《上海摩登》等。原載《亞洲周刊》


    相關文章

    

  • 看不懂的伏明霞 (3/4/2001)    
  • 劉曉波:沉默即死亡 (3/4/2001)    
  • 河北巨鹿發現保留完整的道教音樂 (3/4/2001)    
  • 刀劈子女、火燒二奶殺夫殺子七女人演繹悲劇 (3/4/2001)    
  • 聯合國特使赶往阿富汗 為挽救古文物作最后努力 (3/4/2001)    
  • 台中磺溪書院文化季 狀元游街庄嚴熱鬧 (3/4/2001)    
  • 塔利班破坏佛像:拆毀是假偷運國寶是真? (3/3/2001)    
  • 世界文化遺產山西平遙古城一老字號慘遭破坏 (3/3/2001)    
  • 金庸与文化藝術出版社和解 (3/2/2001)    
  • 中國批准人權公約 引起各方強烈反響 (3/2/2001)    
  • 魏京生訪問台灣監獄 与施明德交流坐牢感受 (3/2/2001)    
  • 提案譴責大陸人權 美國不改變決定 (3/2/2001)    
  • 國際呼吁不為所動 塔利班開始“滅佛行動” (3/2/2001)    
  • 為阻止阿富汗毀佛像 紐約一博物館計划購買 (3/2/2001)    
  • 馬友友明日拉開“絲路計划”的序幕-新春世紀音樂會在京隆重登場 (3/2/2001)    
  • 印度外長呼吁塔利班停止摧毀佛教文化遺產 (3/2/2001)    
  • 【紀元特稿】 陳小平:中美示威文化比較研究 (3/1/2001)    
  • 文革記憶与中華民族的再生 (3/1/2001)    
  • 中國仍禁自由工會 (2/28/2001)    
  • 王曉峰:別太高看格萊美 (2/28/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