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索

通往天人合一之路(1)

智識的起源

《聖經‧創世記》上說,上帝最初造出的人──阿當與夏娃,是沒有智慧的,他們在伊甸園無憂無慮,過著天仙般的生活。後來,他們不聽上帝的忠告,受了蛇的引誘,偷吃了伊甸園的智慧之果。從此,人有了智慧,有了知的慾望,人的困擾、煩惱就接踵而來了。

《聖經》的這個故事,我們不須考察牠的真實性,但人的痛苦、煩惱,確實是因為智慧帶來的惡果。人有了智慧,就產生無息止的慾望,這個慾望不斷作用於人生,使其不得安寧,人生來就是痛苦,直至死亡才能解脫。這就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所指出的「生命意志」在作怪,這個「生命意志」使人生永遠不能滿足,一個慾望接著一個慾望,直到生命的死亡,人生在世,毫無意義。活著,就是痛苦。難道說,人生就是這麼悲觀,痛苦和死亡是人生的唯一選擇?再沒有第二條道路可走?

我們沿著《聖經‧創世記》的敘述去尋找鑰匙,解開人類這個悲慘死結罷:既然人是偷吃了上帝的智慧之果,才帶來人生如此的多災多難,那麼解開此一死結,不就是放棄智慧嗎?只要我們不要知識,不要思,返璞歸真,不就可以回復到阿當與夏娃在伊甸園那種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了嗎?事情是多麼明瞭簡單,可是這麼明瞭簡單的辦法,為什麼人不去實行貫徹呢?這全然由於人被這個「智慧之果」所困:人不要智慧,不要知識,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情?而且這個「智慧」是人生來有之的,不是你說放棄就放棄的。

你說我不思了,思想就可停止嗎?思維能由我們自己控制嗎?你說我不想要了,物質享受的誘惑就停止了嗎?人生,能無思、無為、無慾嗎?

實際上,在二千多年前,中國有個叫老子的人,他就做到了無思、無慾、無為。他真的重返了「伊甸園」,過著無憂無慮的「沒身不殆」(老子《道德經》52章,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271頁。以下全書引用老子的話,皆以此版本為注,為了方便,我只列出頁數,不再列出出版社和版本日期。)的生活。

這是否是天方夜談,讓人聊以自慰的話?上帝已把人類趕出了伊甸園,我們能夠索門而入嗎?我們還是先來考察智識的起源,看看意識是如何誕生的,然後看看是否能找到打開伊甸園大門的鑰匙。

人生下來,他的意識就與這個物質世界發生了不可分割的聯繫。這個自我意識,總是要有一個客體為對象,沒有對象,就無從意識;而物質世界(客體),就是人意識的第一源泉,智慧第一個接觸的對象就是物質,人就是由物質構成的。人生下來,他生活的依託都是物質:他的呼吸、他的飲食、他的取暖等基本生存條件都須要物質,就連他的身體,甚至構成他思維的大腦都是物質的。

可以說物質對意識的作用,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唯物主義者說物質決定意識,在這個意識起源初級階段來說,大致是不錯的。但人的智慧出現以後後,物質與意識的關係就變得複雜了。這兩者構成矛盾的對立統一,是物質決定著意識,還是意識決定著物質?這個意識與物質的關係,就像膠合板一樣,分不清膠與木塊的關係。

長期以來,那些大智大覺的哲學家們爭論不休,唯物主義者說是物質決定著意識,唯心主義者說是意識決定著物質。到底兩者的關係如何?我們必須作進一步的分析,必須理清意識與物質兩者的關係,弄清楚這個主體和客體的關係,這個主體和客體在馬克思唯物辯證法來說叫「物質與意識」;在費希特那裡,叫做「自我」與「非我」;在我們中國人裡叫「格物致知」。這就叫做認識世界。我們認識了這個物質世界後,然後反過來認識我們這個「人」:我們人的意識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

在中國人來說,「知人,知地,知天」,地和人是怎麼一回事我們都知道了,這就叫做全面認識了人類世界。但認識人類的世界還不夠,還要認識這個天——茫茫無際的宇宙。要做到知天,以中國的儒家學說來說,就是通鬼神了。通鬼神者,乃質諸鬼神而無疑也。其實這就是儒家所說的「知天命」了。

我們只有弄清楚人的智慧與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關係,即意識與這個表象世界的關係後,我們再來考察我們是否能重返伊甸園。這個智慧的要害在那裡?為什麼上帝要把我們趕出伊甸園?也就是說,要打通一條通往天人合一之路,非弄清楚這個知識是怎麼一回事?即所謂的認識論。

通曉認識論,也就是「知人、知地」了。然後我們再來「知天、通鬼神」,人只有抵達通天通鬼神的地步,才能認識到為什麼上帝對阿當偷吃智慧之果那麼憤恨,要把他們趕出伊甸園。此時我們才能體會到智慧的禍害。知識是如何妨礙人類獲取絕對的自由?人是如何被知識所累的?因此,我們將一步步考察這個「智慧」,這個人類的意識。

孔夫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篇》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20頁),這個「學」,就是「格物致知」,就是求取知識,也就是人如何去認識事物的。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經》第25章,268頁)的第一句「人法地」,也就是認識我們這個人類生存的世界──地球。用哲學家們的語言來說,就是認識客觀物質表象世界。人的意識與物質表象世界是何等關係?人是如何得到知識的?(待續)

(轉載自黃花崗雜誌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書)(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