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陽光

浮生行吟:閃亮的明珠

一向作風激進、勇於挑戰的同事,是主管心目中深感麻煩、頭痛的異議人士,在同仁言談間大家也都頗有微詞,故皆敬而遠之。如今,因緣際會與她比鄰而坐,偶爾閒談、互動,發現私底下的中年熟女,深富精明幹練和熱情友善的特質,與往昔得理不饒人的模樣,不可同日而語。由此可見,多數人慣用經驗法則,以偏蓋全、妄下論斷的謬誤,確實不少。

日前,聽她與行政人員聯繫對話,條理分明、有為有守的溝通和協商,才赫然驚覺自己行徑的偏頗與僵化。約莫在個把月前,也處理過這個事件,怎麼未曾從不同的角度,來衡量思索呢?當時的應對模式,並無多作考慮,就是按部就班,完全配合相關單位的要求。但是聽過同事的意見後,深深覺得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反躬自省,並非失之於敷衍塞責,而是被後天的觀念所障蔽,導致無法照見事物的本源與真相。原來,心中的明珠久被塵勞關鎖,因而欠缺清明與開放,陷入只能在表徵中找答案的境況而不自知,然後,如此這般循環往復,直到身心俱疲……。藉由此事意識到:人受後天觀念囿限之深、之切,致使對世間萬象的認知,常常猶如扣槃捫燭,執著一端,難窺全貌。唯有找到心中的明珠勤加拂拭,讓智慧之光展現,才得以照亮黑暗、啟發蒙昧,最後臻於圓滿。

那麼,破除後天的觀念至關重要。李洪志先生在《佛性》一文中開宗明義講到︰「一種觀念形成後,會控制你的一生,左右這個人的思想,以至於這個人的喜怒哀樂。這是後天形成的。如果這個東西時間長了,會溶在人的思想中,溶在真正自己的大腦中,它會形成一個人的秉性。」再提及:「形成的觀念,會阻礙著、控制著你的一生。人的觀念往往是自私以至更不好的,所以又會產生思想業力,人又被業力控制著。人是靠主元神主宰著,主元神麻痺被觀念代替的時候,那麼就是你無條件投降了,生命被這些東西左右了。」

接著又論述:「你自己是先天的自己,他是不變的。但人認識事物往往容易形成一種觀念,而這種觀念就不是自己。不形成任何觀念,看問題都有自己善良本性的見解,真正自己的見解,慈善主斷這件事情。你自己越顯露出自己的時候,你的思想越是高的,越是歸真的,就越是帶有你先天的善良本性境界。人身體的物質組成在極微觀下、在極微觀下的微粒中,就構成了人的本性,那個東西是不變的。排除思想框框,人善良的脾氣、秉性、特性、特點就容易體察出來,那是真正的自己。」

觀念形成偏見於內,然後外顯而為愚行、罪惡,甚至頻頻在無知中造業,豈能不戒慎恐懼?儘速尋回心中晶瑩剔透的明珠吧!它是佛性、智慧和慈悲的泉源,是與生俱來而不是誰給予的。但是這顆明珠長久以來被煩惱的塵勞關鎖,正如眾生被濁世貪嗔癡慢疑的假象迷惑。有朝一日,煩惱的塵勞全都消失了,明珠的光芒就會閃亮。宋朝柴陵郁禪師開悟偈有云:「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悟道修行即為拂去塵勞的不二法門,而一旦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之際,生命就能夠不憂不懼,真正的大自在了!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