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品味文選:殘缺的生命 完美的補丁

有一天,妹妹拿著一件後背上有很大一個口子的襯衫,惋惜地說:“一百多塊錢買了件襯衫,才穿了幾天就不能穿了。”母親接過來左看右看,說:“我幫你補補看。”三天後,看到那襯衫時,我驚呆了:那不規則的口子全被細細的白絲線手工縫合,呈樹枝狀,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的霧凇一樣,美極了。為了強調這種效果,母親特意在樹枝下用花棉布拼貼了一個胖乎乎的小雪人和森林木屋。一件本來被毀的不能穿襯衫,現在便的這麼獨特。我讚歎道:“太漂亮了,就像藝術品一樣。”

補丁,原來是一種遺憾,但還可以讓它呈現出另一種美。生命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遺憾已經存在了,在傷心也無濟於事,還不如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它開出別樣的花朵。

臺灣知名畫家謝坤山從小家境貧寒,很早就輟學了。12歲時就到工地上打工,用那柔弱的雙肩撐起這個家。命運沒有垂青這個懂事的孩子,且總把災難降到他頭上。16歲那年,他因觸高壓電,失去了雙臂和一條腿;23歲時,一場意外事故,又使他失去了一隻眼睛。隨後,心愛的女友悄然離他而去……

面對命運接連不斷的打擊,謝坤山沒有因此沉淪。為了不拖累父母,他毅然選擇了流浪。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給生命一個美麗的補丁。

在流浪的日子裏,謝坤山漸漸迷上了繪畫,經常去藝術學校旁聽,學習繪畫技巧。沒有手,他就用嘴作畫,先用牙齒咬住畫筆,再用舌頭攪動,嘴角常常滲出鮮血。少條腿,他就“金雞獨立”作畫,通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他尤愛在風雨中作畫,捕捉烏雲密佈,冷風吹襲的感覺……在他人生最困頓時,一個漂亮的女孩被他的執著與堅強感動,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走進了他的生活。

有了一個支點,從此,謝坤山更加勤奮作畫,多次參加繪畫比賽並獲獎。後來他成了一位有名的畫家,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在他的生命中,一幅幅獲獎的畫,美麗的妻子和兩個可愛的女兒,是他人生最美麗的補丁。

世界上的萬世萬物不可能總是完美的,生命中有傷害、病痛、殘疾等。傷口已經存在,就不能指望通過展覽傷口來博得同情,那沒有任何意義。我們能做的,就是用補丁縫合傷口,並且還要努力在“傷口”上開出最美麗的花朵,像謝坤山那樣,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殘缺的、不完美的生命打一個完美的補丁。

──轉自《明心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