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園地

忘年之交 共譜金門國樂傳奇

近來台灣教育部極力推廣「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台灣各級學校如火如荼的拼才藝辦成果展。離島的金門也沒有缺席,金門最大的兩所國中,推展的都是具深厚中華文化內涵的傳統音樂。請看金門高中國樂團(團員大都來自金城國中畢業生)如何從一個渙散的學校社團蛻變成絲竹室內樂全國決賽高中B組的第一名(2005年)?而金沙國中南管社如何引領著年輕的孩子愛上南管傳統古典的韻味?

「如果說孩子是一張白紙,金門的孩子就特別白,心特別的乾淨,不會有太多的心機與城府。單純的心,讓孩子在演奏時更能全身心的投入。」金門國樂團音樂總監及指揮黃光佑先生在接受採訪時下了如此的註解。六年半是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對金門國樂發展來講卻是驚奇連連,本專題帶您來探討這傳奇背後的真情故事。

王金國老師搭起孩子圓夢橋樑

「從孩子的眼中,我知道他們渴望繼續學習。」2000年五天的夏令營,在黃光佑老師嚴格及專業的訓練後,王金國表示:「從孩子眼中看到了熱度,也挑起了自己對音樂的理想與企圖心。」那時的王金國,還是金城國中的訓育組長。一年後,39年次的王金國卸下了教職的身分,卻也一肩擔起了培育金門國樂人才這甜蜜的重擔。以義工的身分,搭起了指導老師黃光佑與國樂家族親子間的橋樑。

兒時的音樂夢

初次見面,從王金國身上看到了金門人的質樸與親切,那天正好是國樂團寒假的第一次集訓,王金國老師抽空接受了專訪,談了金門國樂的發展,黃光佑老師的用心,家長的支持,對自己卻是聊的不多。但令筆者好奇是美術老師怎麼會對音樂有如此的熱情與堅持?

「我小時候玩過很多樂器。」王金國忘我的細數兒時的點點滴滴,小學吹中國笛、吹口琴、敲擊鐵琴,國中學洞簫、拉小提琴,高中學吉他,當老師後自學鋼琴。「這些都不登大雅之堂,小時候沒有真正的學到。」王老師略顯羞澀與遺憾的口吻。

但興趣最終抵擋不住現實的嚴苛,在大學科系的選擇,王金國沒有選擇最愛的音樂,卻走了師範大學美術系這條路,「學音樂要有條件」王金國無奈的表示。或許就是如此,自己錯過了正規的音樂養成教育,當看到自己居然可以成為金門孩子學習音樂的推手時,王金國一股腦兒的投入。

五天的震撼教育

王金國回想起與黃光佑老師的相遇,直呼安排的巧妙。以往國樂團寒暑假的集訓,雖有聘請台省教師,卻總如蜻蜓點水般,無法給予孩子持續而嚴謹的訓練。2000年,夏令營時輾轉透過四個人的牽線,黃光佑成了來金門的指導老師之一。

短短的五天彷彿魔鬼訓練班,但孩子甘之如飴,王金國也對年輕指揮黃光佑刮目相看,認定了這才是訓練團隊的作法。想再次聘請黃光佑的想法一直放在心上,但以一個學校社團是不太有財力常常大老遠的從台灣聘請講師來金門的。

魂縈夢牽了半年,2001年新年,一通拜年的電話,讓王金國內心的種籽開了花,電話那端正是王金國常常惦記的黃光佑。緊接著,王金國每半個月邀請黃光佑來一次金門。但現實的問題,在此刻白熱化了起來,外聘老師的講師費、機票錢和住宿費怎麼辦?

要收錢的學校社團

「感覺時機成熟了,萬事具備。」在和黃光佑交流後,王金國帶著戒慎恐懼的心發了一次通知單,請孩子先交3千元,開了學校社團跟孩子收學費的先例。緊接著,從半個月一次進展到每週一次的集訓,王金國與黃光佑的音樂理想,為金門的孩子鋪就了一條璀璨的音樂大道。

甜蜜的負荷

但平坦大道上偶爾還是會有絆腳的小石子,這就考驗著王金國的協調能力。採訪那天,王金國突然接到了一通家長打來的電話,一問之下才知是家長要孩子退隊。王金國無奈的表示,孩子都練這麼久了很可惜,但家長有家長的考量,很多時候若孩子學業退步,集訓時間的增加,就成了眾矢之的。居中協調的王金國總像是顆陀螺般轉個不停,壓力只能往心裡去。但貼心的孩子,卻是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

* * *

孩子眼中的老師

金門國樂推手

老師的用心,孩子感受到了

就讀科系年級

王金國

 

張鳳宜老師很辛苦,有人要退隊他都會盡力去挽回。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系一年級

李雨庭老師常常講格言,遇到困難時這些格言激勵我勇敢的面對。「生命要活得精采就要有浪花,但浪花必須要經歷礁石的衝擊。」這句話令我印象最深刻。

金城國中二年級

黃光佑

顏蔚黃光佑老師以身作則來教導我們,加入了國樂團後,我更懂得如何精緻的分配時間。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系年級

張鳳宜:比較不會遲到,定好了時間就不能排別的事情,老師還教我們不能忘本。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系一年級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