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采風

客家文化傳承系列報導/楔子

【大紀元3月29日報導】新世代客族課題:體驗 認同改變與實踐(中央社記者徐毓莉台北—苗栗二十九日電)推動客家文化認同的年度盛事桐花祭四月開跑,新客家族群如何在友善的環境下認同客家,繼而傳承文化?「客家文化傳承系列報導」試從客家婦女談客家文化體驗,與客家文化未來挑戰,進而探究客家族群在面臨認同危機與語言流失問題下,如何重新發現客家文化意涵與價值。

在台灣經濟發展的年代,離鄉背井到都市發展的客家人,因少數族群的身分而出現認同危機,如今新世代的客家人,卻可能因社會長久存在的刻板印象而無法認同客家,使得客家族群在歷史脈搏中,相較於其他族群,似乎總是微弱的跳動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為推動客家文化舉辦的客家年度盛事–桐花祭將在四月起跑,客委會主委李永得曾說,客家語言的復育是客家認同最核心的任務,而桐花祭活動具有美學、客家文化與經濟價值,不僅讓客家族群本身更認同客家,也讓其他族群了解客家。

傳統,可以是過時,也可以是歷久不衰的精神。

當全球資源被過度浪費,社會高喊環保的今天,身為客家人的你,不得不佩服老一輩客家婦女「物盡其用」,將資源發揮的極致的能力,是環境使然,也是她們生存的智慧。

新世代客家族群透過與舊世代客家族群對話,體驗客家,去蕪存菁,進而尋找出適合當代延續的精神,客家文化推動者賴芬蘭說,傳統文化的內涵可以重新討論、檢視,甚至可以改變。

「客家文化傳承系列報導」以三名客家女性的客家生活體驗,從閩客通婚談客家文化,藉由不同生命歷程描繪客家文化在現代文化的衝擊下產生的另一種風貌,期盼讓台灣社會對客家文化有更深層的了解,並讓新客家族群體認客家歷史的傳承,由客家認同與意識帶動客語使用,讓「失根」的新世代客家人重新認識客家,為傳統客家文化找出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