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

漂鳥筆記 郭明福個展

【大紀元12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19世紀末的德國青年們提倡學習候鳥精神,走入大自然,親近土地,一如候鳥般浪跡天涯,稱之為「漂鳥運動」。這種想法時常與郭明福幼時搬家的記憶相互重疊,讓他常覺自己年輕時像一隻「小漂鳥」。

郭明福開始爬山、自助旅行,甚至退休後到國外讀書。慢慢的這些旅行中的漂鳥風景轉變成畫家筆下的水彩畫,畫裡面則往往藏著漂鳥的身影。郭明福也在作品中加入一些象徵意義,如:紙鶴的涵義是與「需要藉別人的力量才能飛翔的假鳥」,因為畫家自認為已年老力衰,卻仍然混跡於漂鳥群中,做著漂鳥夢。

對一直以水彩為主要創作媒材的郭明福來說,油畫是新奇而具有發展魅力的東西,郭明福試著把水性媒材的渲染技法用在油性媒材上,產生了一些奇妙的效果,又真實又魔幻的肌理,恰巧吻合了漂鳥文化中探訪神秘未知世界的精神。他也嘗試將多重時空並置於同一畫面,不同的景物彼此對話,呈現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矛盾。

郭明福「漂鳥筆記」個展,自12月29日起展出至明年1月16日,地點福華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