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詞創作

詩:劍門歌

天下劍門最清雄, 嵯峨絕壁障蜀中。

奇峰七二入圖畫, 石角北向傲蒼穹。

鳥徑穿云緣絕壁, 蜀陝襟帶亙要沖。

巉崖危岭狹宇宙, 古木蒼藤高巃嵸。

綿云浩瀚生肘腋, 天風獵獵無時終。

關月牽夢來复去, 行歌浩蕩忘窮通。

錦繡河山羅胸臆, 未惜韶華暗付東。

登眺四顧何茫茫, 不見崖際走蛇龍。

關樓邇來已摧崩, 關亭朽坏待能工。

他年行若有余力, 愿鐫詩碑獻雕虫。

憶昔放翁來遇雨, 謫仙過此嘆蚕叢。

子美題名天下壯, 遂令名山聲勢宏。

三翁絕筆惊天地, 描盡雄關真貌容。

秦松晉柏凜然勁, 翠云長廊綠云封。

關下白河掀波浪, 驛外半山夕陽紅。

關右雞聲梁山寺, 老僧夙具養生功。

蹭蹬拾級半日到, 仙境留人伴曉鐘。

禪光靈气洗凡骨, 何年此景再相逢?

關后牢落筑古鎮, 老街回環峙离宮。

沽酒呼茶不遽去, 野店山橋語村翁。

移時買得龍頭杖, 跋山涉水永相從。

青山相向若有得, 慚愧半生只倥傯。

惟余一歌劍門好, 屣齒苔痕記游蹤。

嗚呼噫嘻蜀道難, 游人去盡劍門空。

百代滄桑几過客, 白云蒼狗幻無窮。

嗟余听鐘悵歸去, 回首雄關漸朦朧。

攬轡振衣一長嘯, 莽莽中州路几重?

(注)劍 門:即劍門關,位于劍閣縣北25公里的劍門山上,扼川陝公路,為古蜀道咽喉,以”天下雄關”著稱。劍門山即大劍山,古稱梁山,高粱山。山脈東西橫亙100余公里,七十二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高連霄漢。峭壁中斷處,兩山相峙如門,故名劍門。晉人張載《劍閣銘》:”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壁立千仞,窮地之險,極地之峻。”三國時諸葛亮相蜀,曾設官戌守。關巔有姜維城,為姜維屯兵抗鐘會處,遺址至今猶存,今有劍門關石碑一座立于山口。

(附)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附)李白:《蜀道難》”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蚕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渡愁攀援”李白詩中所指,即是劍門關。

(附)杜甫:《劍門》詩:”惟天有設險,劍門天下壯。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兩崖崇墉倚,刻畫城廓狀。一夫怒臨關,百万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愴”

(1985年)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