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

唐代雕塑:龍門石窟

【大紀元訊】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裡伊水中流,香山與龍門兩山對峙,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龍門石窟密佈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一公里,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諸朝,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造達一百五十多年,北宋以後雖也有雕鑿,但為數甚少。現存窟龕二千一百多個,佛塔四十餘座,碑刻題記三千六百塊左右,全山造像十萬餘軀。



 

奉先寺大盧捨那像龕氣勢宏偉,彫琢精湛,唐高宗李治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成,為龍門唐代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精美而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石窟。主像盧捨那大佛通高一七.一四米,面容豐滿秀麗,雙目寧靜,嘴角徽露笑意。兩旁迦葉肅穆持重,阿難溫順虔誠,菩薩端嚴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雄強威武。奉先寺群像的佈局、形象的賭徒、神情的刻卉,都達到了形神兼備的效果,體現出唐代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 賓陽中洞建於北魏遷都洛陽後,宣武帝元恪為孝文帝元宏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營造的洞窟之一。該窟造像謹嚴,形象肅穆莊重。 主像釋迦牟尼佛,通高八.四米,二弟子、二菩薩侍立,南北兩壁為一佛二菩薩。正壁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略長,衣紋折疊較規則而又稠密,這些是北魏造型藝術的特徵。窟頂雕蓮花寶蓋,並雕有十個伎樂,供養天人。天人挺健飄逸,迎風飛翔。



 

萬佛洞建於唐高宗李治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完成。因洞內南北壁上滿刻著小佛,約共一萬五千餘尊,故稱萬佛洞。正壁佛像端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後壁雕刻五十四枝蓮花,每枝蓮花上坐一菩薩或供養人,形象別緻。南北壁基刻伎爾人,舞者衣帶飄揚、婀娜多姿;奏樂者手執樂器,形象生動。洞外南壁觀世音菩薩,左手提淨瓶,右手舉麈尾,比例勻稱適度,體態動靜都贏得劃得較為自然。 木塔建造在高大台基上,台基高4米余,分上下兩層。上層的台基和月台各角,都有角石,從角石上突起的獅子來看,雕刻風格古樸,應是遼代的貴物。木塔總高67.31米,其中塔剎高約10米。塔平面八角形,底層直徑30.27米。塔有五個明層,各層間又夾有暗層,實為九層。底層為重簷並有迴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簷。塔的整體比例適當,其外形也顯得穩重而莊嚴。

──轉自《國學網絡》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