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赴湯蹈火

【釋義】赴:奔向;湯:開水;蹈:踩。奔赴滾燙的開水,踩踏在烈火上。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例句】為了解救金軍鐵蹄下受難的百姓,岳飛率領岳家軍赴湯蹈火,勇往直前。

【近義;反義】出生入死 奮不顧身;畏縮不前 貪生怕死

這個成語,出自《荀子.議兵》。西晉時期,嵇康曾與山巨源等七人被稱為「竹林七賢」。山巨源後來在司馬氏朝廷中做了官,想請嵇康也出山。

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門人遞上的一封信。拆開一看,是嵇康給自己的一封絕交信。信中,嵇康列舉老子、莊子、柳下惠、東方朔、孔子等先聖,說自己「志氣可托,不可奪也。」接著又寫到自己傾慕尚平、台孝威(後漢隱士),不涉經學,淡泊名利。

在信中他還表示蔑視虛偽的禮教,公然對抗朝廷的法制。他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見有馴化服從的,如果羈絆、束縛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湯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馬嚼裝飾它,拿佳餚來餵它,它還是思念山林、嚮往草地。以此表示:如果司馬氏請他做官,他就會像野性難馴的麋鹿「狂顧頓纓,赴湯蹈火」。表達了堅決不在司馬氏政權中任職的決心。

由於嵇康時常發表一些譏刺司馬氏朝政的言論,有人報告了朝廷,他被司馬昭下令逮捕入獄,不久便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