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陽光

浮生行吟:學做武陵人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學做武陵人,向來是喧囂塵勞中,自娛、自適的一種想像,沒想到,初夏時節的一天,竟然美夢成真,遇見一處桃花源……

從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首都車站改搭北線、再轉乘支線之後,就進入了桃花源的旅程中。當列車自陰暗漆黑的地下竄出地表,便有了「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的天寬地闊。近幾年,媒體炒熱的觀光景點,每到假日,城裡的人便趨之若鶩、絡繹於途,是為了滿足懷舊的心意,更為了告慰思古的幽情!

火車緩緩爬行於郊野的山徑間,沿途,層峰疊翠、群巒競秀,頗得袁宏道先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的趣味。一路上,傍山前進,腳下碧水悠悠、清澈見底,河畔不時出現的小瀑布,涓流潺潺,洗盡了旅人的風霜。而山林間點點簇簇的柔白,最為驚豔,莫非是「五月雪」桐花展新顏,到站之後,一定要探個究竟。

大約一個鐘頭光景,列車停靠在鐵道的終站,果然是武陵人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拜保留在地文化之賜,郊區小鎮的遺世、封閉,獨能倖免於現代化的霸氣入侵,依舊保有本來面貌,此處山風輕拂、步調舒緩,古意盎然、風韻猶存。

老街、老厝、老風情,在這裡,時間彷彿停格了。我緩步徐行於村道、巷弄間,恰似百年前樸實、古拙的山村野夫,倒不識得身旁時髦、新潮的科技人了。隨處走走看看、吃吃喝喝,度過了一個心曠神怡的下午。雖然,遊客塞滿了山城,卻不足以為患,因為,似乎每一個悠遊者,都與這兒的氛圍與節奏相合、相融了,或許是不忍、也不願侵犯擾亂這獨特的清新和寧靜吧。

薄暮時分,該準備離開了。沿著青石版階拾級而上,一抬頭,驚見車站左側開得如火如荼的油桐樹,微雨中,落花紛紛飄墜,像在輕盈漫舞,美極了!此刻,話語言辭都是冗贅,我默默的走到樹下,任那花朵緩緩落在頭上、肩上、心上……

歸來數日,還沉浸於那番美麗的邂逅中,恍然若夢,卻又如此真實。而確知比東晉武陵人幸運的是無須「便扶向路,處處誌之」;然而,不免有些擔憂下回再度造訪時,會不會看到風雲變色、景物皆非?但願這只是庸人自擾的無謂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