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古蹟醫生林大緯 戀上歷史空間

旅遊達人系列報導(23)

【大紀元5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靖怡台北20日電)古蹟的美,常帶著距離,讓人看到歷史,卻不一定能詮釋。古蹟修復師林大緯造訪各地古蹟建築,「閱讀」歷史空間、與古蹟互動,不僅看到古蹟的美,更生動體會歷史文化的流變。

談及古蹟對現代人最大的意義與貢獻,林大緯說,在於「人們能從古蹟看到什麼、學到什麼、進而詮釋什麼」,因為建築物是死的,古蹟必須和人互動才有存在價值。從地板、牆壁、建材、生活動線等,閱讀空間文化,產生自己的詮釋,進而訴說歷史,才能真正貼近古蹟。

就讀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時,林大緯常背著相機走進巷弄,到處拍攝老建築;研究所開始半工半讀,一頭栽進古蹟保存與修復工作。古蹟修復師也被稱為「古蹟醫生」,林大緯笑說,修復房屋結構就像骨科,修復外牆則像皮膚科,而他兩科都能醫。

林大緯最難忘的修復經驗是深坑老街復舊工程,閩南式騎樓是修復重點,起初毫無頭緒,恰巧看到柱子某處水泥剝落,發現裡面竟是石頭,才知騎樓的小拱圈原是由磚與石砌成,當地稱為「石寮」,後人為補強才用水泥覆蓋,修復工程以人工慢慢敲掉水泥,才讓石頭重見天日,「修復古蹟也是挖掘歷史」。

不僅修復古蹟,林大緯也愛造訪各地古蹟建築,最喜歡的是前身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官邸的台北賓館,讓人感覺威嚴、氣派和華麗。林大緯說,巴洛克建築、16座壁爐、在庭園喝雞尾酒等,都不難想像當時日本人對先進歐洲的嚮往。

林大緯特別推薦台北賓館的涼場,位在3 樓高的角落處,是台北賓館絕佳觀景點,當年僅限日本皇太子和總督等權力核心者進入,從這裡可直視舊台北城的東門,俯瞰整座台北城,也代表權力核心所在,參觀時不妨試著體會日本人當時在想些什麼。

電影「艋舺」帶動台北萬華剝皮寮老街的觀光,參與修復工程的林大緯形容剝皮寮老街「簡單又帶點混亂」,充滿台灣早期民間建築的味道,剝皮寮街屋的「有機」,在於隨生活機能而改變,林大緯說,「原本只蓋1樓,等到房間不夠用,再蓋2樓」,不同時期興修房屋留下的痕跡,更增添剝皮寮老街的平民化風格歲月滄桑。

此外,台灣廟宇不僅富含信仰意義,也深具人文建築特色。林大緯指出,台灣廟宇都注重裝飾,像在屋脊和牌頭都有訴說歷史故事的泥塑與剪黏,其中三重先嗇宮是令他覺得屋瓦、木斗拱、磚、石材和階梯比例最美的廟宇,且先嗇宮的「對場作」也極為明顯精緻,龍邊作工複雜華麗,虎邊造型樸素莊重,經典對場作值得仔細品味。

現代人該如何學會與古蹟共存?林大緯強調重點仍在互動,因為唯有互動才能讓古蹟活起來,「千萬不要有大拜拜的心態,只是參團看看就走」,古蹟是會講故事的,人們必須去學習。就像林大緯平日帶導覽時,總是鼓勵人們與古蹟互動,試著用自己的觀點去詮釋。

而古蹟保存和再利用都必須注入新意,台灣許多古蹟會結合咖啡廳、餐廳經營,或變成定位不明的展覽場。林大緯建議,應和原本的古蹟有所連結,例如將圓山別莊設定為台北故事館,若能改為台北茶館,反倒更貼近圓山別莊原本的茶商文化,引領人們去感受昔日茶商的生活,沉浸在古蹟的空間文化中。

對於台灣未來推動古蹟觀光可努力的方向,林大緯舉例,日本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修復古蹟時會開放導覽參觀,也好比「像台大醫院舊館女兒牆後側的水果堆泥塑,若非施工時有搭建鷹架,根本無法近距離觀賞。」雖然古蹟修復施工時開放參觀須經詳細規劃,卻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