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衿:谨防爱之适足以害之

李子衿

【大纪元8月21日讯】台湾社会最近出现了一个沸沸扬扬、讨论热烈的话题:“国中生学理财”,引起家长关切,而学者与专家的看法两极。原来是,教育部和金管会合作规划推动“金融知识普及计划”,决定下个学年度开始,选择台北市与苗栗县几个国中开始进行理财教育的试教,预计从2011年起,正式纳入国中三年级学生的公民科课程,到了2014年,国中升高中的基本学力测验中,就要开始考理财。

无独有偶,在美国纽约州,已有小学把理财教育纳入课程,而且还有学者呼吁理财教育最好提早至小学一年级扎根。美式教育向来非纸上谈兵,本次更强调把学生投入虚拟的商业世界以学习金钱概念。一名学生妈妈表示:“我希望他们能对商业运作,以及父母们如何赚钱,能有更全面的认知。”

为什么大家有志一同,要来办“金融小学堂”呢?原来,在美国,这次百年金融海啸,酿成的经济衰退,制造无数民众的奇闻轶事,有身陷荒谬的抵押贷款之中的、也有蒙受庞大投资亏损的,对自己所签金融合约毫无概念的民众之多,让人震惊。而台湾,近年金融诈骗事件频传,技巧更不断翻新;许多民众把退休老本都买了自己也搞不懂的连动债,不但血本无归,生活亦陷入困境。不仅如此,年轻人多是每个月薪水花光的“月光族”,一旦需钱孔急,就会持卡借钱,最后债台高筑,个人信用也破产。有鉴于此,相关单位才着手立法,让国人学习理财知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并向下扎根,教孩子从小就有良好的金钱观念。

只不过,这个消息一出来,不但引起家长关切,也让许多学者反对。反对者认为,学理财一定要有财可理,这对弱势孩子不利;教育学者更担心,在台湾无论多么简单的玩意儿,只要纳入考试的范围,就会使孩子们叫苦连天。现在许多从事教育工作者,都发现优秀的孩子普遍家庭环境也不错,父母亦肯多花金钱与精力栽培孩子,形成家庭经济M型化之余,孩子教育也出现M型化的趋势。

尽管对从小学理财的议题,赞成与反对者各有立场,但急于教育下一代认识金钱的效用,在原应培养孩子品德、奠定其人格教育的黄金时期,却尽早叫孩子接触“市侩气”,会不会反倒“揠苗助长”,提早结束孩子的童稚与纯真?同时,在利益的熏陶下,容易助长其自私的心理;“一切唯财”,此后评断是非、善恶、好坏的尺度,是不是更容易发生偏颇?更何况,在还没有财可理时,就提早谈理财,岂只空谈而已!◇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随年龄结构变化调整家庭理财计划
《时代》:时下投资理财十要则
小额信贷还款 不宜超过月薪1/4
说说女人理财的现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