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察言观色的淳于髡

善于察言观色的淳于髡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188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淳于髡(1),齐人也。博闻强记(2),学无所主(3)。其谏说(4),慕(5)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客有见髡于梁惠王(6),惠王屏(7),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8)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客以谓髡。髡曰:“固也(9)。吾前见王,王志在驱逐(10);后复见王,王志在音声(11),吾是以默然。”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嗟乎,淳于先生诚圣人也!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音欧)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12)在彼,有之。”后淳于髡见,壹语(13)连三日三夜无倦。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髡因谢去(14)。于是送以安车驾驷(15),束帛加璧(16),黄金百镒(17)。终身不仕。

(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注释】
(1)淳于髡(音坤):复姓淳于,名髡。齐国学者,以博学着称。
(2)博闻强(音抢)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3)学无所主:所学不止一家,无所不学也。
(4)谏说(音税):劝说,讽谏。
(5)慕:仰慕。
(6)客有见(音现)髡于梁惠王:宾客中有人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见,推荐。
(7)惠王屏(音丙)左右:惠王喝退左右的侍从。屏,使退避。左右,在近旁伺候的人。
(8)让:责备。
(9)固也:本来;当然呀!
(10)驱逐:指乘车骑马驱驰追逐。
(11)音声:指音乐声色的玩乐享受。
(12)私心:内心、心思。
(13)壹语:专注交谈。壹:专一。
(14)谢去:辞谢离开。谢:辞让。
(15)安车驾驷:四匹马驾的精致座车。安车,古代一种可以坐乘的小车,一般的车都是立乘。驾驷,一辆车套着四匹马。
(16)束帛加璧:五匹帛加上璧玉。束帛,古代帛五匹为一束。璧,玉制的礼器。
(17)黄金百镒:黄金二百两。 镒(音益),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

【语译参考】

淳于髡是齐国人。见识广博,又善于记忆,学术上不专主一家之言。从他劝说君王的言谈中看,他似乎仰慕晏婴的为人,然而实际上他擅长察言观色,揣摩人的心意。

宾客中有人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梁惠王喝退左右的侍从,单独坐着两次接见他,可是他始终一言不发。梁惠王感到很奇怪,就责备那个宾客说:“你称赞淳于先生,说是连管仲、晏婴都比不上他,可是他见了我,我却一点收获也没有。难道是我不配跟他谈话吗?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那个宾客把梁惠王的话转告淳于髡。淳于髡说:“当然呀!我第一次见大王时,大王的心思全用在驾车打猎上;第二次再见大王,大王的心里想着音乐娱乐,因此我沉默不语。”

那个宾客把淳于髡的话全告诉梁惠王,梁惠王感到十分惊讶,说:“哎呀,淳于先生真是个圣人啊!第一次淳于先生来的时候,正有个人献上一匹好马,我还没来得及看一看,恰巧淳于先生来了。第二次来的时候,又有人进献歌伎,我还没来得及试一试,也遇到淳于先生来了。我虽然喝退了左右侍从,可是心里却想着马和歌伎,是有这么回事。”之后淳于髡再会见梁惠王,两人专注交谈,一连说了三天三夜毫无倦意。

梁惠王想封淳于髡卿相官位,淳于髡却辞谢离开。于是,梁惠王送给他一辆四匹马驾的精致座车、五匹帛加上璧玉,以及黄金百镒。淳于髡终身没有做官。

【研析】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无数的思想家汲汲奔走于各国,希望能得到各国国君的赏识,进而抒展其立论,得以被任用,而淳于髡却是学无所主且终身不仕,可见其想法超脱于一般人。

古人做学问讲究内涵、扎实,故能将所学了然于胸,培养读书人特有的气质,知所进退,不会为五斗米折腰。严格说起来是他们的心思是纯净的,宁静致远,故能洞察世间一切,善于察言观色,看透别人心思,当然淳于髡具有如此能力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梁惠王也深具雅量,能屏退左右请教于他,希望能获益,却因心思不专而无所获,直到第三次才专注交谈三天三夜,可见欲向别人请益,也得先衡量自己是否心无旁鹜、真诚如一,否则将得不到收获的。

【延伸思考】
1、“善于察言观色”,乃一体两面,可用于正向,让人们觉得善体人意;也可用于负向谄媚,试想你如何去应用它?

2、今人疲于追求名利,古人则重气节抒发心中言论,未必肯出仕,如果是你,将择良禽而栖抑或仿效淳于髡?

3、以前各行各业均以通才为主,如今则是分工越来越细,越讲究专业,究竟是专精好呢?还是博学较佳?你认为应如何拿捏较为恰当?

【参考资料】
1、四书五经之路http://sswj.spaces.live.com/Blog/cns!1p5cvN0QZ4XBe2tX70CuA7uw!746.entry
2、史记列传(一):司马迁原著 王利器、张烈等译注 五南出版社92年12月初版
3、史记七十篇列传评注(上册):李勉评注 国立编译馆85年1月初版
4、白话史记: 谢武雄译 河洛图书出版社 68年3月出版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虽有天下易生(1)之物也, 一日暴(2)之,十日寒(3)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篇》)
  • 颜斶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位贤士,他为人淡泊名利,不但博学多闻,品德高尚,他的起居生活更是简朴。

  • 郑玄(1)欲注《春秋传》(2),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3)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4);听君向言(5),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6)。(《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 霍谞,东汉人,从小就显露不凡的才气,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通过了明经科的考试。十五岁那年,有人诬告他的舅舅宋光,说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诏书,于是被捕入狱,在牢中遭到严厉的审问拷打。
  • 在晋朝时,江南有一位博学多才且擅于雄辩的名士,名叫夏统。有一次,他到京师办事,当时有个太尉贾充,早已听说夏统是很有学问的人,不仅很赏识他,还想要笼络夏统,藉以壮大自己的势力,于是就亲自去拜访夏统。
  •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3)焉,可谓明(4)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5)也已矣。” (《论语·颜渊第十二》)
  • 王戎七岁时,曾经有一次与一群小孩在一起玩游戏,看到路边的李树果实累累,压弯了树枝。那群小孩争相跑去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道路旁还能有这么多的果实,可见这李子一定是苦的。”采来一尝,果真如此。
  • 本文描写信陵君不顾个人安危,不谋一己之利,挺身而出完成“窃符救赵”的历史大业。如果“窃符救赵”这一出大戏,为人们所称颂的话;那么,门役侯嬴则是这出戏的幕后导演。他洞察、分析局势的能力更令人钦佩。因为如果没有他的良策,信陵君可能也无法完成救赵的任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