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名人

台湾英雄:王伟忠在逆境中找寻创意

【大纪元7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19日电)综艺鬼才王伟忠说,电影是艺术工作,电视是社会工作,透过电视节目散播快乐和温暖。在全球低迷的氛围里,他勉励大家天无绝人之路,“得意时多做事,不得意时多读书”,要逆势而为,勇敢站在人生的战场。

出身嘉义眷村,王伟忠文化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没有任何背景下进入电视圈。1986年推出的“连环泡”,以黑色短剧方式嘲讽社会现象,树立综艺节目讽刺时事的风格,也带动综艺短剧风潮,牵动台湾综艺界的脉动。

除了堪称经典的“连环泡”,王伟忠制作的节目不知凡几,有综艺,也有戏剧,特别是“全民”系列精准抓住小百姓的脾胃,带给观众无数欢乐。

王伟忠谦虚表示,“我把观众对我的影响,回向了观众”,电影是艺术工作,电视则是社会工作,本着自己也是观众一分子的心理,他将感受到的社会气氛,透过电视表达,说穿了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呈现,因为“观众喜欢我、支持我,我就制作出他们爱看的节目,回向观众”。

对于大环境的不景气,王伟忠又是如何“回向”观众?他说,消极的做法就是制作些无厘头的节目,让观众暂时忘却烦忧哈哈大笑后,回头再面对现实;不然就做直接送奖金的节目,观众大概会趋之若鹜。

但他选择以温暖、友情的节目陪伴观众共度人生低潮,“我不是制作节目告诉观众你会发,而是透过节目散播快乐、温暖和怀旧的元素”。人气很旺的连续剧“光阴的故事”,以眷村为背景,散发希望的氛围,让观众充满幸福的感觉,就是最好例证。

“幸福”是王伟忠做节目很大的动力,这与他成长的环境有密切关系。他生长在一个快乐家庭,父母十分恩爱,家中总充满好玩、自由的气氛,也形塑他成为快乐而调皮的孩子。他说,“我的个性比较好玩,小时候闲不住,经常发明各种游戏,长大后还是在搞游戏”。

这样的家庭背景加上高中时就崭露编校刊的才华,创意已成为王伟忠生活的一部分,大学毕业后,很自然走上创意之路。

但是这条路并不好走,王伟忠感叹,北部比眷村复杂太多了。他说,“我是个耐劳不耐烦的人”,节目做出口碑后,在演艺圈有了一席之地,王伟忠还是坚持不用“大牌”的原则,习惯性的培养新人。但他笑说,不用大牌可能是自己做人太差,因为如果做人“实在”点,就可以省力多了。

“虽然过程辛苦,得到成就也特别丰富”。他不讳言自己成名在少年,光芒也够,“但我没嚣张,也没有吃喝撞骗”,仍然踏实做节目。即使他因为与某些电视台主管不能契合而离开,也仍然不放弃自己,不断发挥创意做节目。 

王伟忠坦承做过失败的节目,对一些结构性问题也坦然以对。例如,早年党政军掌控电视台的时期,有些节目总会受到政治因素干扰,让他觉得很“讨厌”。他说,制作单位与电视台存在鱼帮水、水帮鱼的关系,“节目不过就是服务观众嘛,怎么会有这么多问题”!

他认为,这是没法子克服的事。不过,既然自己是个“耐劳不耐烦”的人,此路不通,就转个弯,尝试别的,所以创意总是源源不绝,节目也是前仆后继,一个接一个。

王伟忠相当自傲的是“全民”系列,他说,全民系列充满台湾特色,具有这种特色的节目太少,很难被超越。

现在电视制作费比过去低2/3,让制作单位捉襟见肘,电视的理想性也势必降低。王伟忠自嘲早没理想了,但最不喜欢老调重弹的他仍说,“还是要变,还是要做有创意的节目”。

他说,当前台湾电视环境和香港、日本、韩国,甚至中国大陆都没得比,台湾的优势在于靠综艺的自由创作,“有逆境就有创意,顺境容易让人停滞不前”。但他强调,“人也不能老是遇到逆境,能在逆境中生存的才是‘高手’”。至于自己是不是高手?王伟忠说,他不敢说自己是“高手”,只能说是“惯手”。

这位“惯手”仍不断发想新的创意,继歌唱、舞蹈、模仿的综艺节目之后,王伟忠在两年前推出眷村系列作品,包括纪录片、连续剧、舞台剧等,现在又发想制作“黑蝙蝠中队”电影,要把冷战时期国共对峙的历史搬上大银幕。

他的步伐似乎永不停歇,“我要玩到不能玩为止”。对于生涯规划,他说,天下很多事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好在现在年纪大些,做事也比较成熟,脚步放慢了些,看得也较精准点,不像年轻时乱枪打鸟,现在有一点经验了,凭着经验法则,持续不断地做下去。

有人预测景气还会更坏,王伟忠以古人考秀才打比方说,秀才考运不好,老当不了进士,就只有再读书。他鼓励台湾民众“得意时多做事,不得意时多读书”。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尤其是“要一直动”,因为“一直待在人生的战场上,比较重要”。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