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法

教导孩子何必掉眼泪(12):说出你的感受

名心理学家哥顿在其名著父母效能训练一书明白指出:“父母是人,不是神,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情绪,此为人情所不能免。”父母与子女相处时,会有喜、乐的时光,也有苦恼、生气、愤怒的时候。当孩子行为惹你生气的时候,通常孩子的行为已经干扰了你的生活或生活起居,例如孩子不脱袜子,直接将泥巴带进刚擦好地板的客厅,使你必须再一次拖地板。

又如你每晚必须九点钟洗衣服,以便及早上床睡觉,但是你的孩子偏偏要等到十一点才洗澡,因此你必须等他洗好澡,再为他洗衣服。

又如:中午你睡午觉的时候,孩子把电视的音量调得很大,让你无法安眠。有时候孩子的行为并不干扰你的行动或起居,却影响你的声誉。譬如:你的孩子说各种脏话,它并不干扰你的行动或起居,却会使你丢脸、没面子。

又如:你的孩子穿脏衣服或十分邋遢,别人可能因此而批评你未善尽父母的职责。

上述几种行为,不论是干扰了你的行动或生活起居,或影响你的名誉,你都应该勇敢说出你的委屈,父母不能对此类行为保持沉默,或忍辱求全。父母隐忍下来,日子一久,事情一再发生,终将会按耐不住而大发脾气,且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受到伤害的是孩子及父母本身。这种伤害还包括破坏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因此,父母若受孩子干扰而引发不愉快的情绪时,应立即说话,避免长期压抑而导致大发作。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说出委屈?一般父母的习惯是立即表现不愉快的情绪,并对孩子加以斥责一番,更糟糕的是父母责骂常带有人身攻击的意味。例如:“你这笨蛋,笨手笨脚,连倒个牛奶都不会,弄得满地都是!”“你这坏蛋,把爸爸的眼镜打破了!”

以上这些直接抨击孩子人格的责骂,哥顿将它命名为“你的讯息”(you-message)。与“你的讯息”相反的批评方式,称之为“我的讯息”(I-message)。我的讯息包括三个因素:1.你要纠正的行为。2. 该行为对你的实质影响。3.该行为造成你的情绪感受。

如:“小华,你看电视时,音量调得那么大(行为) ,爸爸不能睡午觉(实质影响) ,我担心下午上班会打瞌睡(感受)。”

“莉莉,你回家时,把鞋子、衣服乱丢(行为) ,妈妈每回都得替你整理一番(实质影响) ,我感到好厌烦(感受)。”

“小明,你经常说脏话(行为) ,这样会让我们丢脸(实质影响) ,爸爸很不高兴(感受)。”

用“我的讯息”纠正子女的行为,至少有四个优点:

1、不含人身攻击,没有冠上不雅的称号,不会有责骂子女之坏处。

2、它直接陈述你不喜欢的行为,使孩子清楚知道哪一个行为应该改正。

3、它明白指出子女行为对你的影响以及你的感受,使子女了解其行为所造成的不便,日子一久自然培养出同理心来。

4、它不含责骂或批评的意味,可以避开对方的情绪反应,对方自然较不会使用自我防卫行为(反击、否认、合理化)。

笔者一再陈述批评其实是完全与事无补。一般而言,任何人(有高度修养者除外)受到批评,即使是善意的批评,心里总是不舒服,自我防卫行为是必然的反应,批评所以无效的原因在此。

换句话说,被批评的人常不愿意承认错误,用反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既然北被批评者不愿认错,批评的效果则十分有限。此外,批评既然带来反击,因此“批评”常会破坏彼此的关系。父母管教子女若滥用批评,则亲子关系必被破坏无疑。

我的讯息除了可以有效改正儿童的行为外,我的讯息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人际关系,若能熟习运用,不但可为自己争取到受害权益,又可保住原来良好的人际关系。

例一:

情境:辅导员和被辅导的学生,相互约定时间见面,但被辅导者一再爽约。

处置:我和你约会好多次了,每次你都爽约(行为) ,使我屡屡扑空(实质影响) ,我感到很不受尊重(感受)。

例二:

情境:上课时,学生在私底下高谈阔论、目无尊长。

处置:上课时,你们大声讲话(行为) ,因此我必须提高音量(实质影响) ,这样一节课下来,我感到很受不了(感受)。

例三:

情境:小孩子偷妈妈的钱。

处置:小华,你这么小年纪便会偷妈妈的钱(行为),长大了会变惯窃,会被警察捉去,妈妈会伤心难过(感受)。

例四:

情境:丈夫在努力准备功课,太太在旁唠叨不停。

处置:我在读书的时候,你在旁边说个不停(行为),我无法专心读书(实质影响),我担忧明天考试会不及格(感受)。

例六:

情境:小朋友上课常常迟到。

处置:丽华,你每天上学都迟到(行为),当你进教室后,我又要从新说一遍给你听(实质影响),我感到很厌烦(感受)。@*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