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古塔之二十七

岭南现存最高的宋代古塔─六榕寺花塔

意文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广州著名的佛教四大丛林 (光孝、六榕、华林、海幢)之一的六榕寺,寺内主要建筑之一的“花塔”,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六榕寺”与寺中的“花塔”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历史地位与“光孝寺”同享齐名,素有“光孝以树传,净慧以塔显”之称。(净慧是六榕寺的别称) 。

北宋年间元符三年(公元1100 年),文学家苏轼由海南贬所北归,途经广州,来寺礼佛进香,被列于山门大道前的六株绿荫如盖的古榕,盘根错节,气势不凡所吸引,见此“六榕美景”,及应寺中僧人道琮之请为寺题字,即挥笔题了“六榕”两字,骨劲气昂,庄重厚实,雍容大气,一派苏式骨风。“六榕寺”由此闻名。后人敬重苏东坡遗墨,将“六榕”造一木匾刻字悬挂于寺门之上。

至于“花塔”之名,见于清道光《广东通志》。塔身朱栏碧瓦,丹柱粉墙,一层层的塔角飞檐,宛如一朵含苞向天开放的枣红色花瓣,塔刹顶似花蕊心,遥望犹如花朵叠成的冲霄花柱。加上塔身造型外观华丽壮观,色彩斑斓,因而又称“花塔”。是广州现存最高、最古的建筑。

据初唐文学家王勃撰《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称,寺院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公元420年~公元479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兴盛的时期,梁武帝萧衍,是历史上推崇佛教的皇帝,在位其间,在全国各地建了大量的寺庙,唐代诗人杜牧所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指的就是这一史实。

寺址于南朝时代原建有“宝庄严寺”,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梁武帝的母舅昙裕法师从扶南(今柬埔寨)取回佛舍利,广州刺史萧裕为迎接这一佛宝,于是在寺内大殿前建造佛塔,名为“宝庄严寺舍利塔”。是一平面四角六层华丽的大木塔。南汉时“宝庄严寺”改名为“长寿寺”。唐代又曾修葺。塔的根基很有特色,在重修挖开旧塔地基时发现了“九井环基”。

由于古时花塔濒临珠江(旧时珠江宽达2公里),适应临近江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形之故,建塔的先民们为了保护塔基,先沿着塔基,像打井一样,以坚固的花岗岩石砌筑9个水井,并相互连环依托,形成一个“梅花九井桩环列地基”,然后在上面建造高塔。北宋《重修广州净慧寺塔碑记》中记载:“广其基以为四十五尺”。按宋尺折算,井桩位置在今塔身与副阶之间。现经科学测量,目前的花塔塔身虽然倾斜了1.7米,但塔基仍然非常稳固。

塔重建后,下瘗佛牙舍利,龛藏贤劫千尊佛像,故名“千佛塔”。北宋初,寺、塔俱毁于火,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重建寺院,重修时,该寺僧人供奉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以修净业,遂改名为“净慧寺”。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南海人林修于舍利塔旧址重新建立砖塔。后又多次毁损重建,但塔的主体仍维持宋代原样。

明朝成祖永乐九年(公元1141年),将“净慧禅寺”改寺名为“六榕寺”,改“千佛塔”为“六榕塔”,又名“花塔”。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遭台风侵袭,塔顶坠地毁损。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皇室拨出巨款大加修缮,仅仅修建塔身就用掉了长1尺5分、宽5寸、厚17分的大青砖6万多块,动用泥匠、木匠、石匠、书匠、油漆等修塔工人共一万九千多人。

民国24年(公元1936年)刻制的《重修六榕花塔工程记》铜碑,记有修建佛塔的高度、级数和所用砖、瓦、石、铜、铁等建筑材料的用量。并有塔的立面和平面解剖图。图碑线条清晰,轮廓准确,具有一定的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公元1980年修葺时,在塔壁发现多处“铭文砖”,刻着“广州净慧寺宝塔砖劝首林主持转运司监劝史首王”文字(按:林修曾任宝鸡县主簿)。

六榕花塔为仿楼阁式穿壁绕平座结构砖木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九层,每级皆有暗层共八层,总层数为17层。塔高57、6米,与杭州的“六和塔”构筑相似,是岭南地区现存最高的宋代古塔。铜质塔刹为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铸造的千佛大铜柱,中国古塔之罕见。身上有1023尊浮雕小佛,还有彩云缭绕的天宫宝塔图。千佛铜柱连同顶上的火焰宝珠、双龙宝珠、九霄盘、覆盘以及八根铁链等各种构件,重量超过5吨,庄严绚丽,蔚为壮观。

塔的首层直径12米,外设副阶。梯作穿塔壁绕平座式。各层塔身素壁丹柱,皆有回廊围绕,塔檐以绿琉璃瓦覆顶,檐端微翘如振翅欲飞之状。塔身除斗拱及楼层以木制之外,各层叠涩砌砖挑承平座和瓦檐,并且逐层向内收缩。从塔形、阑额上施普柏枋、圆护斗等形制上看,塔身基本保存了宋代重建时的风貌。晚清重修的首层副阶及各层琉璃瓦檐出檐较浅,则为清代的形式和风格。

寺内有清代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间铸的三尊大型黄铜精铸佛像,大佛像每尊高达6米,重10吨,观音像高4米,重5吨,都是很珍贵的文物。在同一寺宇中有如此多的铜铸佛像,是极为少见的。寺中的六祖堂内保存有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浇铸的禅宗六祖慧能紫铜像。它是按六祖国统一真人真身铸造的像,高1、8米,重千余斤,法貌庄严,垂目禅坐,栩栩如生,衣褶流畅,质感鲜明,为宋代雕铸之杰作,佛门艺术之珍品。

寺内还有碑廊,保存着自宋至清的碑石20 余方,图文记载了寺塔的历史沿革。其中与六榕花塔有关的碑记,除宋绍圣四年(公元1007年)赵叔盎撰并书,南宋、明再刻的《重修广州净慧寺塔碑记》外,还有《塔内八十八佛圣像图》碑,其上描刻有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重修塔上的88尊佛像及佛名。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重修花塔,由关圣华塑像后依原样重塑佛像,同时立碑。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的《广州六榕寺佛塔图》碑,正中刻有六榕寺塔全图。

六榕寺在广州及珠三角一带可谓妇孺皆知,每天有大量的游客和善男信女前往烧香祈福。但历史上六榕塔曾多次放光,恐怕知者不多。自唐代起至上世纪有过多次放光的记录。宝塔生光,自然引人入胜,六榕塔顶放光显神迹成为千年佳话。

(本文转载自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上海松江市区城东有一座方塔,为五代古兴圣教寺的遗物,千年历史的方塔原为“兴圣教寺”寺塔,建于北宋熙宁至元佑年间(公元1068─1094年),距今有900多年的历史.............
  • 在苏州城西北3公里处的虎丘山,原名“海涌山”。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将他的亡父阖闾埋于此处。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因号虎丘”,所以将此山改称为“虎丘山”。另一说法,因“丘如蹲虎,以形名之”........................
  • 它是运用最多斗拱的木塔,集各种斗拱式样于一体,由底层至顶层,用了复杂而精细的54种斗拱,显示了斗拱在楼阁建筑中的重要性,以及灵活应用性,每座斗拱都呈固定的组合形式,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筑成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 河南安阳是一处拥有4千年悠远历史的古城,是殷都、邺都两古都的所在,也是历代才子辈出的地方。位于安阳老城西北隅,天宁寺旧址的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的东北方,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
  • 岭南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古塔,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南北朝时期,建造于广州、连州、曲江等地方的佛塔。根据《连州志》中记载,连州“慧光塔”,于南朝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建塔,但是建筑形制未详述记录。唐宋年间,在此塔的旧址重建今日的慧光塔........
  • 广教寺“双塔”,是一组较独特的古建筑。建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为仿木楼阁式砖塔结构。外观仿照唐代方形楼阁的形式,内部结构和细部,则以砖代木做成柱、枋、斗拱等,辅以半木结构,在中国现存的宋代古塔实物中,这种既沿袭了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建塔风格,又具有宋代建筑特征的塔,仅此一例。
  • 福建省最大的寺庙要数位于泉州鲤城区西街,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的开元寺。它壮观的建筑和优美的景色,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于世。建于唐代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开元寺原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
  • 景州塔,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城内西北角,原古刹“开福寺”之内。开福寺的建筑别具一格,供佛大殿堂非常宽敞,可是竟然不用一根房梁,当地百姓俗称“无梁殿”。而景州塔原为寺中的三大建筑之一......................
  • 宁夏省银川市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拜寺口。有一对古塔屹立在山口北边的台地上,称为“双塔”,是宁夏境内惟一的“密檐式砖塔”。

  • 中国的古塔很多,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排列的却极少。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建筑,是中国偶数层古塔中,层数最多的一座。古塔建立在高大的台阶之上,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为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台基四周设有石栏,栏的四角有望柱,柱头有雕刻的石狮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