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法

教导孩子何必掉眼泪(1) :前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父母的共同想法与期望。所以每个父母知道他们怀孕后,就开始注意营养的吸取,避免感冒、吃药,希望宝宝出生后健壮聪明。

可是有些儿童年龄逐渐镸大后,开始出现不听话、抗争,甚至各种偏差行为,当初的期望完全落空。教养孩子变成苦差事。许多父母被子女的偏差行为气得暴跳如雷。父母也把孩子打得哭哭啼啼,自己也伤心掉眼泪。

目前许多专家指出:儿童偏差行为的来源约略有三种:一是儿童自身(包括身心理特性,如气质、脾性、精力、智力);二是儿童所处的大、小生态,包括父母、家庭、社经水准、父母的亲友、邻居、社区、学校,乃至于社会、国家);其三是子女与生态之间的互动(尤其是亲子互动及师生互动)。

此三者之中,“儿童自身”及“大、小生态”此二者,比较属于相对的稳定,比较不容易改变。亲子互动或师生互动随时可以改变。事实上笔者三十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不用任何努力去改变儿童的大小生态或儿童自身,只要改变亲子互动或是师生互动,就可以改变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儿童偏差行为也可以消弭于无形。换句话说:决定儿童会不会有偏差行为最主要的因素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亲子动或师生互动。很幸运的事情是改变亲子互动或者是师生互动的主导权在于父母或老师。

本系列重点便是阐述正确的管教孩子20招技巧。帮助天下父母预防教养出偏差行为的儿童。万一不幸目前儿童已经出现偏差行为,也可以借着这二十招管教技巧修正儿童的偏差行为。@*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