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李白〈静夜思〉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气: 27322
【字号】    
   标签: tags: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简介】
李白(公元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时期最有名的大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雄奇豪放,飘逸不群,想像丰富,流转自然,音韵和美,体格多变。

【字句浅释】
静夜思:在寂静夜晚的思念。疑是地上霜:怀疑是地上的霜,可见是在秋天的时候。举头:抬起头来。

【全诗串讲】
床前洒满皎洁的月光,朦胧中我以为地上有霜。可是抬头一望,圆圆的秋月真明亮。望着月儿,情不自禁想故乡。想着想着,我低下了头,心中的思念没有尽头。

【言外之意】
小诗仅仅二十字,没有精美的辞汇,没有奇特的想像,没有新颖的手法;平平淡淡、明白如话,好像诗人漫不经心地偶然谈起过去的琐事,随口说出几句家常话来,然而却余音缭绕,在人们心中不断引起回响与共鸣,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此诗能被人千古传颂,是因为它拨动了人们心中一根最敏感的“情弦”── 思乡情。在这个人世间,只要还存在思乡之情,这首古老而新鲜的思乡小夜曲就将永远在人们的心中传唱下去。

离过故乡的人都想过故乡,想过故乡的人更爱故乡。长期思乡而不能回归,可以让人得“乡思病”,此病无药可医,除非回乡。因此,对故乡只能思不能回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而强迫人背井离乡、抛家出走则是一种残酷的心理刑罚。每一个善念尚存的读者,让我们共发良愿:愿世上每一个人,不但有思乡的自由,也有回乡的权力;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故乡,可以思念、可以回归;愿未来的世界变得无限美好,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感觉到家乡的美好和温暖,人与人之间都象亲朋一样。那时,这首古老的小诗就会微笑着向人们挥手告别。

──本文转载自【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杜牧曾担任过刺史,王安石更是官至司空、尚书左仆射,都是朝廷的高官。可是他们羡慕的却是那些真正去掉人世间名利情执著的隐士。这其实就是古代名家的格局,身在红尘中,却能出淤泥而不染。
  •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此诗是白居易对自己前半生经历的反思;那种彻悟后的淡泊名利,反躬自省的心态。人生的历程,在学习和经历中成长,通过读圣贤书,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处世理念,以期做得更正更好。
  • 以暮春为题材的诗古来有很多人写,如何切入是关键。杨花为什么能独得东风意呢?因为它身轻啊!它没有那么多执著和负担,没有那么多牵挂;所以春风(东风)就能带着它们飞呀飞,它们如雪花飞舞,向着晴空向着阳光飞行,再也不回来了。
  •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其实,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所谓的“不如意”才是关键。杜甫通过观赏春天的美景,与春光做了个约定;“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如果到哪里都有美丽的春光陪伴,那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 隐居独修之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寂寞”,如果不能克服并去掉它,就无法隐居,也达不到修炼的效果。所以我们来看一看,王维是如何排遣这种“寂寞”之情。当“寂寞”难耐之时,就走出房间,“苍茫对落晖”。虽然是“人访荜门稀”,但作者却认为自己有松、鹤为邻(鹤巢松树遍)。
  • “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其中的“(仙)鹤”借指贺知章。言外之意是说,您将来在仙界中自在逍遥,什么时候能飞回来红尘探望我们啊?因为宴会有皇帝在场,贺知章又是四朝元老的前辈,所以李白这首诗用词用典都恰到好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