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这群好心人帮助落难鹰回归大自然…

看更多文章…

赫氏角鹰保育有成翱翔天际

【大纪元2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芷瑄屏东县18日电)赫氏角鹰是台湾猛禽体型最大种类,一度濒临绝种,幸经多年保育数量初估1000只左右;尤其,它飞羽上长串菱型白色斑纹,与百步蛇纹路类似,也被鲁凯族认为是地上的百步蛇化身。

赫氏角鹰 (台湾惯称熊鹰,因“角”的日语发音与“熊”相同),经屏东科技大学孙元勋教授最近3年来深入南部山区调查,数量已比4年前台湾猛禽协会估计的数量要多。

2004年猛禽协会估测全台熊鹰的数量只剩下500只,受屏东林管处委托在南、北大武山调查熊鹰的孙元勋3年来调查,估计全台熊鹰的数量应有500对、1000只左右,南、北大武山 (台东县、屏东县和高雄县)约300只左右。

最近屏东鸟会有鸟友在屏东县的雾台乡看到了熊鹰翱翔天际,非常兴奋,雾台乡是鲁凯族的最大部落,而有着庞大身躯的熊鹰被鲁凯族和排湾族视为“神鸟”。

根据孙元勋研究,鲁凯族和排湾族里有两个熊鹰的传说,因熊鹰亚成鸟深褐色飞羽上有长串菱型白色斑纹,与百步蛇身上纹路类似,尊奉百步蛇为祖灵守护者的鲁凯族认为,熊鹰是地上的百步蛇化身。

另一个传说是,熊鹰是一名头目的儿子的化身,由于父亲逝世,这名少年遭受部落的欺负,而化身熊鹰,发出凄厉的叫声。

由于熊鹰被视为“神鸟”,在两个族里,只有头目才能配戴熊鹰的羽毛,早期,猎人不小心打到了熊鹰,会拔几根羽毛送给头目,然后把鹰放走,但日据时代后,头目地位逐渐式微,民国60年代,头目要鹰羽必须向猎人买,商业行为导致熊鹰遭到被猎杀命运。

另外,由于传统文化在部落里式微,一般平民也会在婚礼时,让新郎的头饰插上熊鹰羽毛,是导致熊鹰被猎杀的另一原因。

原始林栖地被破坏也是熊鹰数量急剧减少原因。孙元勋说,早期原始森林被砍伐,使熊鹰栖息地受威胁,,后来林务局不再砍伐原始森林后,熊鹰数量有回升。

孙元勋表示,在台东县,熊鹰在海拔300公尺的山就有分布,高屏地区约要500公尺以上,主要分布在1000至3000公尺的原始阔叶林或针阔叶林内,以南台湾的山麓为主要分布区。

屏东林管处表示,熊鹰捕食山羌、猕猴等哺乳类或蛇类,它后头羽毛常竖成角状冠,所以被称为“角鹰”,因数量稀有,已严重面临濒绝,是野生动物保育法指定公告的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

孙元勋研究团队调查,熊鹰成鸟平均体长72公分,体重3.2公斤,双翅展开宽幅有达2公尺以上,为本岛体型最大的居留型性森林猛禽。

另外,熊鹰通常以飞鼠、松鼠、雉鸡等中小型野生动物为食物,此外也记录到熊鹰会捕捉小的台湾猕猴、小长鬃山羊、黄鼠狼或鼬獾为食物。

从过去13年及现在的调查发现,屏东县5个原民乡(雾台、泰武、来义、春日及狮子乡)与台东县境的卑南、延平、达仁、金峰等乡等都有熊鹰分布。

屏东林管处巡山员钟智勇近几年在雾台乡的巡山中,发现因为台风造成的山林崩塌,部分山区登山客不能再到达,使得原始林相更美,以往听不到山羌等野生动物叫声,现在已经听得到,这或许是熊鹰现在能在雾台被轻易发现的原因。

责任编辑:尚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