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

诠释沉默

《沉默是金》,我借这首歌的寓意领悟久远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时候,我还在很小。父亲说他读过的书,全是古人的人生。我感慨它们植入我记忆的牢固,弥散在血脉深处。小学,这些故事浸透相伴,慢慢成长的一路我已经懂得沉默--万千变故,我在心头默默化解。

越王勾践,我折服他的卧薪尝胆。20年,多少荣辱碎末心底,终及至凤凰涅槃。我总在回想故事的情形:勾践为奴,做吴王夫差的奴役,心头却是复国的愿望,何其不露声色?沉默不易。常说:能忍天下人之不能忍者,能做天下人之不能做者,胜也。我咀嚼,心头竟有悲壮的感觉。我闻出久远勾践穿透时空的呼吸--厚重而均匀,毫不慌乱。难得的沉默是金啊!那么,沉默的结果呢?20年后,勾践灭吴。

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说尽逃避歼臣追杀的惊险。我在听时大大松了口气,想他不会再有磨难。但错了,他忠诚纳谏,预测越王勾践20年后必将灭吴,遭至吴王厌弃。该对他唱这首歌吗?历史同样是需要呐喊者的,伍子胥呐喊至死:要把自己的双眼挂在姑苏城的东门,看着越王的大军总有一天从此而入。临死的请示激怒吴王,历史留下惨烈一页:忠臣屈死,暴尸江上。我在想他给予我的启示,懂得沉默的涵义中实际上有刚直与对某种不良权势蔑视的无畏,我秉性里丝丝渗透的何尝不是正义生命的影响?我找到了答案:任《沉默是金》的旋律回想,后人恰能被伍子胥的命运震撼。

该说范蠡了。越王勾践治军政外交的大臣。20年灭吴计划的强有力的推行者之一。越国胜了,他乘一叶扁舟离去,浮游商海创业,开始另一种人生。《沉默是金》的歌在几千年以后响起,他的选择令人回味。临走,他对治内政的大臣文种说:“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犬烹。敌国破,谋臣亡。”但文种不信。父亲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从不引申其他的涵义,他在说历史。我看到的是战国春秋之时范蠡的清醒--他所处的年代风云变换,复国的勾践开始妒忌猜疑。作为大臣,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他选择了隐退,诠释沉默是金的另一种寓意。

对范蠡,我的感慨更为深重。来看他对着一湖江水祭当年吴国的伍子胥--同为忠臣,他何尝不知道对手伍子胥的正确,而他,执行着灭吴的计划,怕的正是伍子胥纳谏成功。这些,已如烟而去,他走出恩怨,看开尘世纷争。但不幸,文种被他说中命运,如伍子胥,被越王勾践赐属镂之剑自尽。至死,文种醒悟,晚也!

很多年后,我读父亲寄来的注释本,从书中走近勾践、伍子胥、范蠡、文种。那时,《沉默是金》正传唱在大街小巷。我便在想,吟唱其歌的年轻人们懂它的涵义吗?懂这些古人的人生吗?以范蠡作结:必须沉默的时候藏住所有的往事,明白一切硝烟争夺的智谋不再有用,过平凡的日子。

小学时光,父亲引领着,我与姐姐穿越这些人生。渐渐长大,终于懂沉默的寓意--智慧、沉着、镇静,笑对千难万险。感谢父亲,感谢他讲述的故事。它们久远,但永不过时。

──转自《明心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