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书摘

书摘:维特的烦恼

记得高中的时候很喜欢郑愁予的一首新诗〈赋别〉,中间有这么几句:“红与白揉蓝于晚天,错得多美丽, 而我不错入金果的园林,却误入维特的墓地。”当年为了弄清楚“维特的墓地”是什么意思,还特地去买了一本《少年维特的烦恼》来拜读。那是一个“存在主义”盛行的年代,在令人窒息的戒严气氛下,叛逆的心灵纷纷寻求宣泄的管道——野鸽子的黄昏固然不乏“同是天涯沦落人”,拒绝联考的小子也有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总之,那段青涩的成长期如今回想起来,似乎充满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愚𫘤和青春的欢乐。闭上眼睛,许多景象虽仍历历在目,但在真实的世界中,却早已人事全非、不堪回首了。

《少年维特的烦恼》(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是德国“狂飙运动”(Sturm und Drang)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1749~1831)于1774年发表的前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作。此书在当时引起了欧洲文坛的震撼,反映出18世纪后期德国青年多愁善感的悲观心态:由于对时局的腐败充满了焦灼和无力,而企图从纯真原始的情感中寻求慰藉。当时连书中主角维特所穿的青色礼服和黄色背心,都成为德国青年的时尚,甚至有人穿着这样的服饰去自杀。歌德成功地借此书响应了狂飙时期“非理性主义”的浪潮,对传统封建社会所筑的冰冷围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书中前半部的维特其实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难怪歌德只花了四星期就完成了这部世界名著。他说:“我写的都是自己的忏悔和告白。”——当然,世俗的经验已经被诗人升华为艺术的美感了。事实上,就连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Hamlet)中“忧郁王子”的典型,也是因为歌德的诠释而在文学史上被“定了调”,影响德国及后世甚巨。各代崇尚悲情的年轻人莫不争相模仿丹麦王子的犹豫,整天在“是或不是”(To be or not to be?)中故作忧伤——即使根本无仇可报。歌德的旷世代表巨作《浮士德》(Faust, 1790出版第一部,1831出版第二部,中间隔了41年)是一部“老学者为换取青春,出卖灵魂找寻人生意义”的哲学诗剧,由于诗才卓越、意境博大而奠定了歌德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诗人的父亲是个很有社会地位的律师,对独子管教甚严。除了德文外,歌德从小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法文、英文和意大利文,有很深厚的语言造诣。1765 年,16岁的歌德进入莱比锡大学(Leipzig University)研习法律。该城当时有“小巴黎”之称,流行法国洛可可式(rococo)的社交风俗,年轻诗人在此享受风流自在的生活,艳遇不断也激发了诗人许多的创作灵感。1770年歌德在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和一位附近村庄牧师的16岁女儿布丽昂(Friederiche Brion)陷入热恋,〈迎接与离别〉(Welcome and Farewell, 1771)即诗人为抒发当时的情怀而作。可惜歌德翌年即离去,留下伤心的女孩终身未嫁。◇

转载自爱诗社《你的眼波和我对饮》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