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慢游新美浓 青年找出独特生活节奏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1日报导】台湾好样青年故事系列(15)(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21日电)“美浓后生会”成立10多年,招募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找出高雄县美浓镇独特的生活文化与节奏,介绍游赏美浓的另一种方式,2006年起参与社区实际行动。

“家是温暖的!”老旧的辅导站经学生动手设计,整修后成为公共场所,青年学生也建造一座生态池,美化空间。

美浓镇拥有台湾首座水力发电厂“竹仔门发电厂”,迄今101年,5部德国制水力发电机,至今还有2部正常运转,成为活的国定古迹。电厂的尾水流进狮子头圳,灌溉5000多公顷农田,滋润客家风土、人文。灌溉水圳至今功能依旧,水量丰沛。

“水圳”与美浓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供应农田灌溉、洗涤用水,夏天时则是青少年游泳消暑的场所。但随着物质生活条件日益丰裕,这些景象日趋模糊。

“美浓后生会”连续3年获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补助,结合“美浓爱乡协进会”开设“美浓农村田野工作坊”。大专院校学生利用暑假期间,将田野当成一所学校,以劳动、付出、学习探索地方文化价值、活化地方文化空间,鲜活再现往日的种种回忆。

“美浓烟叶辅导站”是各项活动的发想地,也是“美浓后生会”的家。“美浓农村田野工作坊”指导老师钟怡婷,与所有大专院校青年在此酝酿各项活动,也培训后起之秀。

台南女子技术学院的陈佳吟表示,每次淹水,搬东西、清洗环境,也摄影留下纪录,成为美浓民众生活的回忆。

“美浓民众沿水圳边生活,种田、洗衣、捕(钓)鱼、游泳,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钟怡婷说,为让在地居民重新感受水圳的文化意涵,青年学生2007年暑假在“下庄”水圳跨越美浓溪的穿水桥端绘制一幅大壁画,20多名青年学生艳阳下创作,留下大小朋友在水圳游泳、滑水的景象。

南台科技大学的钟享尧回忆滑水的景象说,这条穿水桥长约100多公尺,有2个孔洞,桥上则是自行车道。坐在干的大王椰子树叶上,由桥的一端冲到另一端,很刺激;同时,水圳尽是打赤膊的大小朋友,或是游泳或是戏水,非常热闹。

此外,青年学生也发现穿水桥端没有明显指标,也需要公共空间装置搭配壁画,于是向铁雕艺术家请益后,由刘文峰主导打造一座铁制“水草”。等美浓溪整治告一段落后,色彩缤纷的“水草”将树立在穿水桥头。

去年暑假,钟怡婷与后生会青年学生讨论后,决定透过田野调查寻找农村生活美学,并进行空间改造,让人们看见美浓地方文化的特色,“寻找慢游美浓的100种方式”于是展开。

钟享尧、陈佳吟等人发现,戴着斗笠、包着洋巾的客家农妇,骑着单车到园地农田耕作,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农村景象;水圳边清晨尽是洗衣服的妈妈们,一边洗衣服、一边话家常;“竹仔门电厂”关闭“狮子头圳”闸门水圳干涸后,民众围捕鱼虾。

他们更发现,一辆犁田后的大型耕耘机竟然跑到水圳内清洗,让他们有另一种感受,“牛耕田后会被牵到水圳清流,‘机械牛’也是如此。”青年学生感受到水圳的伟大与包容。

完成访问、调查后,后生会编辑“野上野下”旅游书,有照片、文字介绍。序文强调“仲夏的美浓,最适合骑脚踏车沿着圳水野上野下!”从生活点滴,了解客家的生活环境。

“这项田野调查,让我们了解水圳边民众的生活状况,也找回儿时的回忆,更深入了解乡土。”陈佳吟等人很喜欢这次的作业。“美浓后生会”由开始被培育的团队,逐步成为乡土活动的催生者、协助者,他们参加黄蝶祭、带领成长团队、协助农情调查,甚至帮忙推广有机农业。

烈日当空,没有冷气降温;强风暴雨后,共同清理家园。不拿纸笔、没有教室,但是,农村已经成为美浓年轻学生的假日学校。

“年轻人与农村,有能力互相付出,年轻人可带给农村活力,农村也给年轻人养分”,钟怡婷与“美浓后生会”成员相信自己的方向与前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