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博览

米勒 - 敬天礼地的法国农夫

纽约百老汇在去年上演一部讽刺剧《生死之谜》(Is He Dead?),剧本是马克吐温在100多年前的1898年所写的,剧中虚拟的主人翁就是米勒。

故事大约是:1892年在意大利一处度假胜地,有位老人对人说起:“从前、从前有4个年轻穷画家……”的故事。因为实在穷到不行,他们想出诈死的计谋,米勒抽中了“死签”,于是其余3名画家先帮他炒作画价和散布米勒不久于人世的消息。他们果真因此发了财,米勒男扮女装演他自己丧礼上的亲戚,此后人间蒸发享用财富。

老人说完,告诉听故事的人:“你昨天看到那位体面的老富商,就是米勒”“天啊!”“总算这次没把一个天才饿死,然后把他应得的报酬装进别人的口袋。”……

剧末的对话、对照现实格外讽刺(果然是讽刺剧)且令人不胜唏嘘,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米勒不但从未想过这招,个性耿直的他,还一直跟贫穷奋斗到晚年。

好学不倦的农夫米勒

1814 年出生于法国诺曼地瑟堡乡下的米勒,在20岁到瑟堡学画前,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子弟,这段成长经历对日后米勒的画作有根本的影响,像是画《晚祷》时的米勒,脑袋中所想的就是小时候跟家人在田里耕作时,祖母每次听到晚祷的钟声,都一定会叫家人停下工作,脱下帽子,虔诚地诵念晚祷经文的画面(影响米勒最深的祖母是虔诚的天主教清教徒,曾嘱咐米勒要“为永恒的生命绘画”)。



米勒名作《晚祷》

好学不倦的米勒从小就跟神父学习拉丁文、希腊文,甚至对荷马、但丁、莎士比亚等文学经典耳熟能详,尤其热爱雨果的作品,这别说是19世纪法国乡下的一介小农,即使21世纪的国内外大学的高材生都未必能有如此的文学素养,所以米勒可说是当代(19世纪中、后期)最有“文化气息?”的画家之一。

米勒23岁时(1837年)获得一笔奖学金到巴黎,进入学院派大师德拉罗什(注2)的画室习艺2年。在巴黎期间,米勒也常常去罗浮宫,从米开朗基罗、普桑、林布兰特的画中临摹学习到不少表现技巧。并在1849举家迁居巴比松。

画中清楚的敬天礼地意涵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他从1840年26岁时到1875年61岁逝世的35年间,所作的油画只有80幅,而且多数是小尺寸作品。这并非他对创作缺少热情和精力,而是他重于思考。每作一画经常重复思考,这可从他留下的许多素描草稿看出。

米勒的作品大都把焦点放在挥汗如雨、辛勤工作的农民身上,包括画中的农妇,总是缝衣服、打毛线、编织、纺纱,这些工作场景的描述在在都点出西方圣经上的古训:“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而经过构图的诠释,呈现出史诗般庄严的意境,将这些卑微的人物依循着古典情怀塑造成英雄人物。



工作是米勒表现农民美德的方式之一



米勒名作《拾穗》

《拾穗》、《晚祷》(由《马铃薯歉收》改名为《晚祷》)中的西方宗教传统与所表达“人必须由土地供养,而土地供养的丰瘠则与天意相依”的意涵清楚呈现,虽然作品中很多是在夕阳下的昏暗场景或是逆光黝黑的画面,但可以在画作中借着光晕等象征,清楚看到许多这些敬天礼地的神圣、肃穆的意涵。

为了养育9名子女,米勒肩负沉重的家计,终生与穷困搏斗。甚至在挚爱母亲病危时想见米勒最后一面,都因筹措不到车资回乡而抱憾。对这一切他都默默承受,从不怨天尤人,。甚至坚持靠自己双手谋生(种田与画作),不愿接受亲友的资助与奥援。就像胡梭(米勒的挚友,另有专文介绍)曾说:“米勒终其一生,为依赖他生活的人劳苦,像一棵接植太多果苗的母株,自己先行枯萎。”



窗台

米勒的作品于1850年中期渐受重视,1860年才渐脱贫困的米勒,终于在1870年代得到应有的声望,然而尚不及接受政府万神殿壁画的荣誉请托,已因心力交瘁而于1875年1月结束了苦短的一生。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太可惜了!我希望能继续工作!”

注1 :“我是一个农夫,就只是一个农夫”米勒始终深信圣经上的古训:“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所以为了理想与生活宁可选择务农,而不是画些媚世阿俗、可以马上变现的裸体画。德拉克洛瓦在与米勒首度见面后形容说:“他本人就是个农夫,而且还引以为傲”(在当时而言,这并不是恭维的语气)。我们敬重米勒对他自己人生的诠释,所以称之“法国农夫”(这是恭维的语气)。

注2 :德拉罗什 (Hippolyte-Paul Delaroche 1797年 – 1859年)。德拉罗什的绘画风格介于古典主义画派和浪漫主义画派之间,受大卫、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的共同影响。创作了大量的历史题材作品,作品富於戏剧性,表现历史上重要的瞬间。@*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