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系列】市场的缝隙和夹在缝隙中的生存

谢田

人气 1

初来乍到美国的华人,会发现一个令人非常惊喜的现象,那就是成立自己的公司特别容易,没有什么注册资本、信用担保等各种各样的要求。基本上,你去政府办公室填个表,自己就可以开业了,成为业主制的公司老板。在银行里,私人账户上加一个做生意的名称以接受支票,这银行账户也就有了。其它如租房子、架电话、设信箱,也就是几通电话的事。

在美国各地旅行时,经常会遇到许多华人企业家,他们递过来的名片上印有“总裁”(President)、“总经理”、“董事长”(Chairman)、“首席执行官”(CEO)等等头衔。他们中有的事业已经非常成功,年销售在数百万的很多,达到数千万、上亿美元的也有,但往往因为雇员不多,只能算小企业或中小企业。当然了,也有许多人的名片之后,其实就是自己一个人,在辛辛苦苦的实现创业之梦。对这些还在艰苦奋战之中、继续努力的人们,他们的创业精神可嘉,希望他们有所成功。

跟这些华人企业家聊天儿时,发现他们各自的背景大不相同,许多人原来的专业特长、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与工商管理没有什么关系,但他们往往能发现一个个具有独特优势、经常是冷门、被别人忽略的领域,而有所突破。就是说他们在我们一般所说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或称“缝隙市场”中,发掘到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与公司老板们深入聊下去,发现他们都深信积德的问题,他们知道也相信这一世财富的来源,好像与他们的奋斗有关,但其实与命运更加相关。这些人都是过来人,都经历过创业的艰辛,也知道许多跟他们一样聪明、一样努力、甚至更聪明、更刻苦的同辈人,就是没有他们幸运,也达不到他们的地位。他们也都相信今生要继续积德行善,不做坏事儿,才能保证已经得来的财富不至于失去。

这种“利基”或者“缝隙”(niche),往往都是很新颖、很独特的市场需求,也往往是很小的市场,至少在开始时是这样的。所以呢,它们是中小型企业最佳的选择,也是大企业经常忽略的东西。人们说船小好掉头,大企业从决策、立项、实施,周期要长得多。

在美国社会,从联邦到地方政府,也不管是总统候选人,还是州长、市长候选人,所有的人一定都对小企业青眼有加、刻意扶持。政府对小企业进行扶持的好处太多了。因为小企业的存在,业主们自己给自己制造了工作机会,不会成为政府的负担,企业还会上缴利润税和销售税。即使是夫妻店也没关系,如果能有哪怕一两个雇员,都是很好的事情。中小企业虽然在经营规模上与大企业不能相比,但在提供就业方面,对社会经济来说是举足轻重的。

七月中上旬,中国国务院在中南海连续召开三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地方负责人和经济专家的意见。从长三角、珠三角到东北、华北,经济运行情况似乎并不乐观。如果透过那些惯常的“平稳增长、大幅提高、进一步优化、继续改善、良好态势”的官方辞藻,“物价上涨”、“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面临困难”等真正的问题就浮现出来了。

更令人疑惑的,是浙江民间企业的危机。据说因为货币政策从紧,银根紧缩,两百万浙江民企面临生存的危机,有些已经倒闭。并且,更大的民企倒闭潮正在全国蔓延。这些民间企业面临的困境,从其资金短缺、周转不灵,而必须借高利贷这一点,就能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在资金活跃的温州地区,民间借贷利率已突破历史高点,当地私人借贷公司的月利率已超过7%,民间担保公司的短期利率已达月利率10%以上,担保公司间短期拆借利率也在月利率4%左右。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教授李建军说,山西地区的民间利率也达到月息3%-5%,青岛的民间借贷最高利率已达每月15%。当企业面临这样高的资本成本,并且这一现象已经在中国南北都普遍发生时,中国经济看来出了严重的问题。

中国政府显然没有把扶持中小企业作为要务,民间企业也一直是夹在缝隙中求得生存。这也不奇怪,因为在人们所称的“二元经济”中,国企才是他们扶持的重点,从垄断地位到资金供给、股市圈钱,人们都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从本质上说,红朝也会本能的抑制民企的发展,因为他们的发展意味着脱离当局的控制。

再者,民企的倒闭潮,显然为中国经济所谓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脚注。如果经济真的“飞速”发展,怎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倒闭潮呢﹖联想到韩国、香港、台湾、和美国企业纷纷撤出中国市场所显示出来的市场恶化,善良的人们醒悟过来了吗﹖也许,当建筑在谎言之上的中国经济最终轰然倒塌的时候,人们可能才会开始后悔,悔不当初为什么没有注意那么多直接、间接的信号。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市场营销系列】对米饭的蔑视和大米的愤怒
【市场营销系列】危机的管理与管理者的危机
【市场营销系列】种番茄、绿番茄、和金番茄的故事
【市场营销系列】威尔第的厄尔南尼和唐人街的生意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