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舟:我的武侠路

剑舟

人气 6
标签:

我们,是被武侠养大的一代。

对西方的朋友来说,武侠所代表的,可能不过是一群宽袍大袖的人在舞刀弄剑。但对我们华人来说,武侠的含意远不只这些。武侠也者,“武”固然重要,但精粹却在一“侠”字上。“武”,不过是行“侠”的工具。

何为侠? 侠者,行侠仗义,警恶惩奸者是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者是也;不附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者是也。侠,可以是乞儿,可以是富豪;可以是皇亲国戚,可以是草莽平民;可以武功高强,也可能手无缚鸡之力。侠这一字,不论身份地位,甚至也不论能力高下,只论行为品格。武侠小说,想描写的是这样的一群人。这当中,包含了一整套中国人传统的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一个以侠义为重的世界,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国,心中的桃花源。

我与武侠的第一次接触,是在电视机上。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拍武侠剧的热潮,每几个月就会有一套新的长篇武侠剧在电视上出现。我第一套看的,是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尤记得在那段日子里,每天七点半我总会乖乖的坐在电视机前,饭也顾不及吃了,只焦切的想知道令狐冲到底能否沉冤得雪。后来实在等不及了,干脆跑到图书馆把原著借了回家。翻开第一页,又是“镖局”又是“趟子手”,一大堆陌生的名词,看得我好不一头雾水。咬咬牙,硬是把这六千页的长篇啃了下去。自此以后我的“武侠瘾”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之后的一年里,我把金庸先生的小说看了个遍。又意犹未尽,便走去看梁羽生的,古龙的……可以说,是武侠小说培养了我对阅读和文字的喜爱。

可是武侠对我的影响并不止于此。我开首说我们是被武侠养大的,那并不只是随便说说的话。透过它,我可以遨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历代的英雄侠士举杯畅饮;透过它,我看到了一种令人心仪的人格高度,和何谓值得追求的理想。它培养了我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温情厚意,助我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定位;它逼使我去思考不少的问题,如何谓真正的爱国,统治者的种族或政绩,那一样更重要;它更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助我建立了一套对与错的准则。由幼小时单纯的崇仰故事中的大侠,到现在以同一个“侠”字要求自己,武侠于我,实是亦友亦师的。

且我敢说,我的感受并不是单一的例子。武侠的伟大,在于它的通俗。西方朋友可能并不清楚武侠故事在华人界到底有多流行。有学者曾说过“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是海内外华人的中华文化教科书”。这说法并不夸张。纵是不看书的人,透过电影、电视、漫画,甚至是电脑游戏,都能接触到武侠。这是武侠文化的可贵处:它不是锁在象牙塔内,只有学者才能看得懂的论文;它的“道理”,藏在极平易近人的故事中。在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的今天,武侠小说意外的担当了一道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道德与普世价值的重要桥梁。当然,武侠小说也会有良莠不齐,很多作者执笔时也没想过要写出什么寓意。但只要走进了这个世界,只要认可了“侠”这一字,便已是或多或少触摸到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了。

虽说武侠小说的设定多在古中国,但并不是说侠客精神在现代已失去存在意义了。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现在能获得的机会和资源比古人多得多了,我们应该有更大的能力去伸张正义。分别只是,现代侠客所用的武器,是法律,是文字,是声音,是知识。乍听起来是没有真刀真剑般浪漫,但当人们不再动辄诉诸武力去解决问题,正是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维权律师如高智晟,防艾医师如高耀洁,当可被称为当代大侠;但就算是普通的你和我,也是能行侠义之事的。所要求的,不过是对世间疾苦有多一点的关心,当有机会时,不吝啬伸出援手。若能人人不离侠义之道,这世界定必可爱得多。

让我们以“侠”字共勉之!(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 锋笔天下】臧山:地震感言
应采儿上我猜 高喊戏里戏外都爱韦小宝
<台湾版>郭靖妹妹叫郭襄
受邀巴黎电影节  郭南宏要顺便行销高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