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中国自行车新旧交响曲

人气 4

【大纪元7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夏瑞希综合编译报导)要观察中国新、旧社会的折冲,从脚踏车就可以看出端倪。过去在北京、上海,每到上午的交通尖峰时刻,总可以看到各路的脚踏车汇成壮观的车流,仿佛大军压境。今天,许多巷道已经被汽车和巴士接管了,轰轰的引擎、刺耳的喇叭声淹没了脚踏车清脆的“叮当”铃声。

然而,尽管中国正在跃升为现代化国家,脚踏车不但没有被淘汰,甚至数量越来越多。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通勤、送子女上学、甚至维生,都还得仰赖脚踏板的动力。

脚踏车在中国的象征意义

脚踏车在中国扮演的脚色,体现了这个国家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自由资本主义,其实有一段漫长的过度时期。汽车成倍的增长可能是富裕的迹象,但是自行车仍然是人民交通的主力,这说明了中国13亿人口中大部分的人还没有能力晋身中产阶层。

在上海摩天大楼和高架快速道路的阴影下,是自行车让王纯梁(Wang Chunliang, 音译)这样的流动民工有机会从农村跃进到大城市。

30岁的王纯梁健壮黝黑,骑着三轮车将鲜花和园艺用品从一个露天市场送到上海的高档住宅区,靠着这个和少许的园艺工作,他每月赚取美金300元,刚好足够糊口并供给他在安徽农村家人的生活。

“跟其它一些工作相比,这不算太坏。这是个正派的维生方式”。王纯梁说,尽管他需冒着交通危险和恶劣天气来做这份工作。

在上海和其它城市,随处可见踩着脚踏板的农村流动民工,他们运送货物、回收资源,从爆米花、盗版光碟到书籍、小白兔,运送的都是些价值不高的物品。


2004年4月11日,在长安街一路口等待交通绿灯的骑车者。(AFP/AFP/Getty Images)

追溯中国脚踏车历史

中国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曾发明了很多东西:烟火、雨伞、纸张和指南针,但自行车却不是中国原创的。

据柏林理工学院(Technical Institute of Berlin)一位历史学家的考证,中国是从一位名为宾春(Binchun)的海关官员那儿第一次知道自行车的存在,他在1866年到访巴黎,回国后描述巴黎人骑着“两个轮子,中间有截管子”的车辆。

那时候,富有的中国人普遍坐着人力车或轿子,一直到移居中国的美国人和欧洲人开始骑着自行车在中国城市游荡时,这股时髦的脚踏车风潮才开始流行。

近三十几年来,中国在共产党的中央计划下,自行车一直是受到鼓励的交通工具,因为巴士班次很少,又经常挤得水泄不通,计程车则是几乎闻所未闻。

那个年代的上海:“永久”、“飞鸽”和“凤凰”出厂的自行车,就好比美国的雪佛兰(Chevys)和别克(Buicks)轿车一样的拉风。

城市过度发展 政府未能有效规划

虽然为了缓和奥运会期间的交通,北京市政府提供游客五万辆出租自行车,但在北京和上海的许多自行车线道已经被右转车道和巴士专用道给取代了。大型办事处和酒店建筑通常只提供自行车停车场给员工使用。

上海一千万辆自行车是禁止骑上许多主要街道的。一趟从西郊虹桥到繁忙的南京路购物区是一场超越障碍的体能赛,要绕过地铁建筑及许多不便的区域。在西方城市众所皆知的河畔自行车车径,在这儿是不存在的。

“这是政府政策的问题。” 陈海明(Chen Haiming,音译)感叹地说。陈是中国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永久公司驻上海的总经理,他说:“在欧洲,政府建设自行车车道,并鼓励市民骑自行车通勤,但这里没有。”

对于交通工具,上海二千多万的市民没有多少选择,地铁和巴士只能承载四分之一的通勤人潮。最阳春的家庭用车也要六千美元,外加五千美元的牌照费用,总价远远超过大部分上海工人的一年所得。就连速克达机车(scooter)售价也为三百美元左右。

险象环生的脚踏车交通

在交通尖峰时刻,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蜿蜒于大街小巷的人,许多戴起了棉口罩来过滤浓烟与废气。他们时而上、时而下,俐落地在人行道上穿梭;惊险地在公车与人行道砌石的隙缝间匍伏前行;又毫无章法地在极端壅塞的交叉路口乱窜;最后得意洋洋地穿越交通瓶颈,扬长而去。


2003年6月19日,上海市中心道路上自行车和汽车竞道的情形。(LIU JIN/AFP/Getty Images)

当天稍晚,第二批单车骑士出现了。为了盖过嘈杂的街道声,他们发出铿锵的牛铃声,漫游城市搜寻金属废料或废弃家电。一些电视机、电脑终端机、甚至冰箱、床垫,就在身后两轮的车箱中惊险的平衡着。

艰辛磨人的两轮生活

“自行车停车方便,警察取缔时也容易逃脱。”来自安徽省的民工王大理(Wang Dali,音译)说,骑着老旧的凤凰牌自行车,他贩卖盗版的电影光碟,如“功夫熊猫”和“欲望城市”等。

“我们不被允许在这一带贩卖东西,因为据说会破坏城市的形象。”王大理说。因为长年的风吹日晒,他看起来比实际33岁的年龄要老上十岁。

“只有我们贫困的农村人才干这行,但为了讨生活,我们得这么做。”他说。

因应潮流 自行车公司更新装备

22年前,当陈海明首次分发到位于上海闹区、锈迹斑斑的“永久”工厂上班时,该公司仍然只生产40磅的重型脚踏车,可以装货并承载一家老小。

今天,永久的网站上展示了数十种车型,从高科技的登山自行车到尺寸可以塞进一个公事包的折叠自行车。

尽管中国人对汽车钟情,陈仍然有信心,自行车还是有它的市场。

根据华盛顿的一个环境智库–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的估算,去年全球制造的1.3亿自行车中,九千万辆是中国生产的,且出口了三分之二。美国人购买的自行车,10辆有九辆是在中国制造的。

“自行车有助环境保护,民众也要靠它来锻炼身体。”陈海明说:“不管汽车工业如何发达、飞机市场如何增长,自行车仍然有它的用途,自行车永远不会过时。”

自行车轻薄便利 历久弥新

上海电视节目的经理人吴力强(Wu Liqiang,音译)同意陈海明的说法。

吴力强清楚地记得1970年代他的第一台自行车,一部别致的黑色“永久”,代表着摩登、时尚,代表着先进、富有。

“骑上那部自行车的感觉真是令人惊奇,就好像现在驾驶保时捷一样。”现年50岁的吴说:“女孩子很乐意和我出去,因为她们可以在后座享受微风和阳光。”

他有一部湛蓝的福斯(Volkswagen)Polo汽车,但几乎没有驾驶过,他仍然骑自行车通勤。

“交通情形每况愈下,最后都是把时间浪费在道路上。”吴说:“自行车仍然是中国的最好交通工具。”(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200米闪电直击桥面:网友实拍暴雨来袭
美调查:油价上涨改变上班族交通习惯
三名女陆客擅自脱团  移民署:加强协寻
迎接国内外观光客 竹市强化清洁与绿美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