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中国相声史《原始相声风貌》﹙中﹚

撂地演出

﹙续前﹚

一、 朱绍文“穷不怕”

朱绍文即为当时一派之祖,他生于1829年,卒于1903年,汉军旗人,幼年学唱京剧丑角,后来改为架子花脸,擅长编写武戏、演戏、教戏,学识渊博但不热衷科举。1862年咸丰皇帝去世,同治元年要求老百姓戴孝,勒令百日内不准演戏、动乐,戏园子被迫关闭。家无隔宿之粮的朱绍文为了要养家糊口,只得流落“天桥”一带,靠说笑话、唱小曲,讨几文铜板,维持生活。他手里敲打的竹板上刻着︰“满腹经纶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

观众看到这饱含愤懑的词句,异口同声的管他叫“穷不怕”,于是“穷不怕”成了他的艺名。他家的门框上曾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无时不怕穷经皓首”,

下联——“励精矢志朱紫著身”,

横批——“舌治心耕”。

他的竹板还镌刻着这首五言诗︰“日吃千家饭,夜宿古庙堂,不作犯法事,哪怕见君王。”

这些诗句描绘了贫困艰难的卖艺生涯,也抒发了坦荡胸怀;人穷志不穷,靠卖艺维生,不走邪门歪道。那时候,头顶烈日的露天演出,情况跟沿街乞讨是差不多的;随身的道具很简陋,只有一把笤帚、一副竹板和一袋白沙子。他以地为纸,白沙子当墨,往地上洒字,俗称“白沙洒字”。他常常勾出丈二大的“福”、“寿”、“虎”等双钩字,还在每个大字下面洒上四行小字,边洒字边演唱“太平歌词”,用以吸引观众。

二、 实地演出

“太平歌词”的唱工颇有点像“莲花落”,当时颇受欢迎,例如一边用白沙子洒“容”字,一边这样唱︰

“小小笔管空又空,能工巧匠把它造成,

渴了来喝的砚瓦水,闷了来花笺纸上任意纵横。

先写一撇不成个字,后添一捺把“人”字成。

“人”字头上添两点念个“火”,大火烧身最无情。

“火”字头上添宝盖儿念个“灾”﹙同“灾”﹚字,灾祸临身罪不轻。

“灾”字底下添个“口”念个“容”字,得容人处得把人容。”

唱词通俗,曲调悠扬,观众不由自主的围了过来。有时候,他先不言不语的撒好字,便开始解释字意,讲古论今,引述笑话掌故,直到甩出几个响“包袱”,才在观众笑声中敛钱。有时撒完一副对联,将笤帚放下,单腿跪着,右手拍腿击打节拍,吟诵对联或演唱小调。

常写的一副对联是这样的︰“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书翰林书。”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正念、倒念,字音相同,很适合听。他还经常表演相声“字象”;先写一个字,说字形像什么,做过什么官?为什么丢官罢职?然后两方一问一答,有来有往,讽刺贪官污吏,痛快淋漓。

有时候,一边撒字,一边敲打竹板朗诵,像是自言自语,实际上是朗诵给观众听的。

例如︰“二木念个“林”,戴宗问智深︰武松哪里去?拳打快活林。”

又如︰“一大便为“天”,文殊问普贤︰寿星哪里去?跨鹤上西天。”

有时还会把《百家姓》、《千字文》编成小曲演唱。

上述种种内容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后来朱绍文和他的徒弟搭档,一捧一逗,互相问答,逐渐演变成“对口相声”。

三、 追本朔源

其实在朱劭文之前,最早的相声艺人是张三禄,他比朱绍文年龄大四十来岁,并未正式收徒。张三禄演出时既变戏法,又使口技,穿插着也使用“贯口”相声的演出,加上说笑话。他当时是北京东城与西城艺人的头目,他人熟地灵,凡是需要打个地啊,照顾一下艺人啊,都可能找他,认识他的人很多。而朱绍文主要是唱“太平歌词”,然后再说段笑话,逗个哏,其中有些就是从张三禄那里学来的。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