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人

程昀仪以创意为好米加值

【大纪元6月21日讯】 “米饭”是国人的主食,不过,有多少人在细嚼品尝着米饭时,能够挖掘出米食的美味同时,进而了解幕后稻农们的辛劳而有所感动?每种稻谷种植的期间、环境背景之不同,所呈现的米饭风味也会有所不同,然而感动在于那份认同,同时也端看吃的人是否能够有所体会……

利用网路行销 为农民创造生机

掌生谷粒粮商号创办人程昀仪,运用创意行销模式,将稻农悉心培育生产的优质米,以不同形式包装、设计与命名,更透过网路利用文字魅力,介绍每种米背后的故事,不但成功打造品牌,也打响了“掌生谷粒”的招牌,更为弱势稻农家创造出生机。

笑称“爱吃鬼”的程昀仪,谈起爱吃的个性,是因自小耳濡目染,父亲的味觉取向强,每当应酬回家,总是能将吃过的每道好菜,形容分析给母亲听,而母亲精湛的手艺,不仅能作出每道佳肴外,也让她从小味蕾得到了启发,对吃就抱持着丰富的情感的她,就这样为了吃,愿意奔波探寻。

谈起“掌生谷粒”的缘起,创办人程昀仪表示,其实触动的原因很多,首先爱吃是一个动力,由于对吃相当在意,因此每逢媒体报导餐桌上的食物,被发现有残余农药时,不禁令人大骂政府无能,或大叹农民无知,不过,扪心自问,自己又能做些什么?

五十八年次的程昀仪的父亲是位军人,因此家中曾吃过战备存粮米,不但难吃、又干;直到结婚后,婆家从台东寄来刚收割的新鲜白米,经过烹煮品尝后,让她味蕾受到前所未有的感动;她强调,咀嚼时不但可以感受到米饭的芬芳、美味及甜度外,其滋味更带出稻农的用心,令她深受感动。尔后,便开始与台北同事定期向台东稻农订购新鲜米。

其实,程昀仪与她先生投入卖米的行列,主要也是体会到稻农们的辛苦,了解他们的困境,知道农业这一行就是靠天吃饭,自己不管再怎么努力,也要有大环境的支持与鼓励,不过,就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由于进口米的冲击,更造成农民不少损失,加上弱势稻农在缺乏资源下,不但要耕作还要负责销售,对他们而言生存的确不易。

把水稻当作品 与大家分享

常在乡间走动、与稻农们聊天,让程昀仪体会到,这些稻农们都拥有着对稻米品质的坚持与专业,需要的不是政策的保护或怜悯,而是被“尊重”;程昀仪说,稻农将水稻收成当作是件“作品”,喜欢将好的作品与大家分享,鉴于此,激发她一些想法,透过网路开创“掌生谷粒粮商号”,利用网群互动模式,将稻农的作品与产地和消费者之间的大断层连结起来,同时也将“掌生谷粒”这个品牌,传达给更多的人知道。

程昀仪指出,取名为“掌生谷粒”是期许更多人一起为台湾依旧美好的事物“掌声鼓励”,尤其是辛苦耕种的稻农们,应给予重要掌声,感谢他们。然而,原本从事广告文案的她,于一年多前开始着手策划米的行销工作,不仅在网路上打造白米品牌“掌生谷粒”,更以创意的精致包装及搭配每个不同的品牌小故事,成功塑造白米的独特感与不一样的农家形象。

例如:“求真米”顾名思义就是粗糙却有质地的糙米,以台东德高卑南溪所灌溉的稻作;而“一齐米”是指一九九四年花莲玉里,有九条好汉相约一齐耕作的有机田,用秀姑峦溪的水灌溉,用初鹿牧场的牛粪养田,所栽种出古早味的台粳二号……

用心写下每一段故事

谈起“创意”发想,程昀仪认为是经由感动的认同,强调每位用心栽种的农夫,应该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故事,因此,擅长写广告文案企划的她,亲自帮每种米写下每段的故事,透过文字行销其内涵,而具有摄影才华的先生则是负责拍摄,将稻农的生活形态透过摄影纪录传达出来。

所谓“感动”,是不需靠深奥的文字,不需仰赖艰深的技巧,只要简单的一段话,或是记忆里一段小故事,就能心随意到,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设计者的创意巧思与用心,然而,掌生谷粒不但创造了独特的品牌氛围,更透过创意加值,为稻农加分。

程昀仪还强调,



掌生谷粒是采用最简单质朴的牛皮纸手感包装,主要是为了落实环保与自然的概念。

为了让台湾民众吃到健康的台湾好米,程昀仪说,或许掌生谷粒的米比一般米贵,却都是来自稻农辛勤栽植的作品,不但符合合理化施肥与减农药栽培,让民众吃得安心外,其多付出的部分,对稻农而言是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提升稻农收益才能让稻农持续维持良好的稻作生产环境,因此请大家一起支持台湾好米。

──转自《Taiwna News 财经文化周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