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五)

支持正法 驳斥乱法
小童子
font print 人气: 2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6日讯】“果能实修实证、利己利人,则千百年后,帝王犹为之表彰,是亦劝励之道。”《御选语录》


素惠绘图

如果雍正帝没有做好帝王的工作,竟然“不问苍生问鬼神”,那么史家批评他好干佛道可能还有点基础,但事实上雍正将国家治理得极好(后文会再说明),他出手护法,将佛法融入国事政策之内,使王大臣都加入修行的行列,对政治有升华与提升的指导作用,何乐而不为?

《御选语录》佛道并显

雍正帝在执政后期出版的《御选语录》里,除了收录雍正帝自己的《圆明居士语录》外,还有僧肇、永嘉玄觉、寒山、拾得、山灵佑、仰山慧寂、赵州从谂、永明延寿、云门文偃、雪窦重显、圆悟克勤、玉琳通琇、茆溪行森等佛教高僧的语录或著作,此外还包括了道家的紫阳真人重要著作《悟真篇》。但后来佛教界又有人以此讥讽雍正是抱着“佛道一致”之说的人物。

站在修炼的角度来看,当然必须讲究一门专修,即使同为佛教,不同宗派之间都不能掺修,何况是佛与道根本是两大不同的法门?但以雍正帝自己对佛教各宗及道教的深入了解,他当然明白佛道并不一致!可是佛道虽异,却均为正教,不必以此非彼,定要斗个高低。

自唐朝以降,佛教与道教因着历朝历代皇帝的支持与否,互有兴衰,这是不必要的争执,于度人的事业有害。最重要的是雍正帝所言是不是能够“实修实证、利己利人”。他身为人王,对《御选语录》里的高僧或是道教真人,都赐予封号、并予以表彰。世人想走修佛或修道的法门,各依其因缘都是好事,雍正帝以天子的高度对两边施以同等支持,可以避免尊此贬彼的争端。但他自号圆明居士,自是修佛而非修道。

《拣魔辨异录》直指魔禅

在支持正法的同时,雍正帝也驳斥乱法。他亲自编撰长达八万余字的《拣魔辨异录》,以清晰的论述指出当时盛极一时的禅宗“三峰派”问题所在。

雍正自云自幼即喜读佛典,但是却不赞同禅宗的方法。他说:“于诸公案,总以解路推求,心轻禅宗,谓如来正教,不应如是。”他认为禅宗说自己是“教外别传,不立语言文字”,如果这是一个普遍可行的真理,那么佛教根本就不该有所谓的佛法僧三宝。可是佛法道理如果不经世尊(释迦牟尼佛)指明,我们如何能够理解?所以禅宗实际上已经走到一个极端上去了。

要明白雍正帝为何以天子地位与僧侣辩论,就必须了解明末清初时的禅宗状况。

邪悟禅师 喝佛骂祖

钱谦益(一五八二~一六六四年)是明末的知名文人。从他的《牧斋初学集》可以窥见明末那时候禅宗的弊害。

“近世魔禅横行,聋参哑证,瞎棒胡喝,世尊四十九年所说,彼将束之高阁,屏为故纸……经所谶佛法将灭,魔子出家,狮子身中虫,还食狮子肉,正为此辈授记也。”

意思是说明末的时候,邪悟的禅师横行,盲目的喝佛骂祖,毁弃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讲法。释佛在涅槃前曾说在佛法将灭的时候,天魔的魔子魔孙会进入寺庙里,表面上是出家众,但是却是寄身在狮子(修佛者自比如同雄狮般勇猛精进,所以佛殿称为“大雄宝殿”)身上啃食狮子血肉的蛆虫。这经文所说的魔子,指的就是这些入魔道的禅师!

钱谦益又指出,狂禅盛行,“一庵院便有一尊祖师,一祖师便刻一部语录”,每个人都要开山立派,却要害人跟着他“慧命断絻,同陷于泥犁狱中,披毛带角,宿业未艾”,实在可怜可叹。

禅宗棒喝宗风由来

中国禅宗棒喝是怎么来的?从达摩开传起就以法偈预言:“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达摩早已预言禅宗只能从他带来的一花(捻花微笑的心意相通)再传五叶(就是传到六祖慧能为止)。

但中国禅宗史却是这么走的:把禅法分为“如来禅”、“祖师禅”和“越祖分灯禅”三类。所谓的“如来禅”指从初祖菩提达摩,一脉相传,直至六祖慧能为止(亦即达摩原来的安排)。之后在六祖门下,又有所谓的“祖师禅”,包括南岳怀让、青原行思、马祖道一、石头希迁、百丈怀海以及黄蘗希运。

这样还止不住,又有人假托“一花开五叶”,将禅宗“分灯”为临济、沩仰、云门、法眼、曹洞五宗,称为“越祖分灯禅”。

唐代临济宗的创始人临济义玄就好用叱喝法,德山则直接用棒子打,因此有“临济喝德山棒”之称。形成临济宗的宗风之后,最后就变成毁佛、骂祖、骂僧和排斥经典三藏。

直了顿悟要有基础,无妨在极小的范围里去做,但要大面积的做就是误人前程了。一个人发愿想要学佛修佛,是极其难得的,就是因为不懂佛法的道理所以才要拜师。到了明末禅宗不但不讲佛法道理,还要毁佛骂僧和排斥经典三藏。文人士子凡是头脑清醒的自然会远离它,因此禅宗至此已凋零式微。分灯后的五宗陆续熄灭。最早立宗的沩仰宗,在唐末即灭。(宋代《传法正宗记》:“沩仰已熄”)法眼宗只传了三、四代,灭于北宋初;云门宗在北宋末叶亦熄。最后只剩临济、曹洞二家撑到明末。

明末黄宗羲说:“万历以前,宗风衰息。云门、沩仰、法眼皆绝;曹洞之存,密室传帕;临济亦若存若没。”所以禅宗被历史自然淘汰,眼看着曹洞与临济也要结束了。可是却有人想要转变这个形势。(待续)

本文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52期【历史新观】栏目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现实生活里,探究神秘不仅是心理保健的目标,也是心灵之旅的目的地。——爱因斯坦
  •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为偿多劫愿,浩荡赴前程。这首诗呈现了一个殊胜浩瀚的场面──佛菩萨乘愿而来,为了度人而甘冒大险、承担大业,进入六道中轮回……从清凉月、毕竟空的境界,进到这浊世之中……浩荡的慈悲与勇气,无以名之!
  • 有一真人出雍州,鹡鸰原上使人愁。须知深刻非常法,白虎嗟逢一岁周。——唐朝高僧黄檗
  • 谁道空门最上乘,谩言白日可飞升;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雍正
  • 雍正帝为何以天子之位不惜与僧侣辩论佛法真谛?他真该当“好干佛道”的批评吗?一如世界各国介入现实与专制抗争的优秀主教不得不提出道德呼吁,雍正大帝同样勇敢走上修行人的护法路。
  •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 康熙初年,学士孙芑瞻(名在丰)担任皇帝身边的侍讲。他跟众人说了自己亲见的康熙皇帝的几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许多康熙帝谦虚勤学、敬天爱民、仁爱宽容贤臣的故事。
  • 商汤对人、对万物都能作到“网开三面”。夏桀失政在鸣条这地方被商汤打败了。当时,商汤并没有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对夏桀说:“我将为君王恢复道德,复明人心。”夏桀对商汤说:“君有人,这是君的国。”就是说夏桀看到商汤拥有民心,也就拥有了这片国土。于是夏桀带着五百个追随者离开。他从中野迁徙到不齐又迁徙到鲁地,结果如何呢?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为何自比乡贡进士呢? 他怎样选博士?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学家给与“有贞观之风”的评价?
  • 清朝四大谜团之一,世祖顺治皇帝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为僧?董鄂妃为何能成为顺治帝的挚爱,她到底是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