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

找回古早“土砻”碾米的记忆

【大纪元2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文字、摄影桃园报导)欧鸿金火是一位爱好“竹编工艺”的高手,七十一岁的他是观音乡道地的客籍农家子弟;欧鸿金火热衷各种编织艺术,除稻草编艺,还有打包带编织,至于“竹编”这门技术,他在年少时就已经纯熟且学有专精。他花了半年的时间制作“土砻”,终于找回古早时碾米的记忆,以传统的竹编工法,呈现老祖先的生活智慧,让这项几乎失传的民间文物得以延续。

“土砻”是古老的碾米器具,是几百年前就已被广泛使用的常民文物,直到家庭式“碾米机”问世,“土砻”才被闲置或丢弃。欧鸿金火非常喜爱竹编“土砻”的工艺之美,到处找资料立志复制一件“土砻”;他向同乡家住金湖村年近八旬的徐德洋老先生讨教,学习到竹编“土砻”这种古早独门技术。欧鸿金火找到几个竹编同好,与吕传全、巫金成、钟赐明、许文朝、陈顺琳等六人合力制作古早“土砻”;在摸索研制当中曾遇到颇多困难,皇天不负苦心人的信念之下,第一座竹编“土砻”终于完成。

桃园县十全美艺文推广协会为将这项传统工艺发扬光大,举办“转转土砻‧碾米乐”的活动,有幼儿学园的小朋友来与耆老一起参与碾米,体验“土砻”碾米辛苦的过程,是一种教育、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乡土教学。观音乡这一群已过七十高龄的耆老,合力完成难度极高的竹编“土砻”,他们重新找回一甲子的记忆,也要呈现早期农村碾米的景象;经桃园县十全美艺文推广协会的带动,安排两所幼稚园的师生,亲自体验“土砻”碾米的情形,让现代年轻了解先民造物的智慧,也能看到传统工艺之美。

竹编“土砻”主体分上下两层,外壳是竹子编织而成,中间还架构木板齿轮和不锈钢轴心,内部用红泥土扎实填满,故称之为“土砻”;它其实以多种复合材料制作,包括推动“土砻”的“土砻勾”也是木制品。“土砻勾”的制作还真是一门学问,这支推动土砻的长勾,必须是一根头湾尾直自然成形的原木,而且大小也要适宜;欧鸿金火花好长的时间在寻找这种形状的树干,终于让他在一处溪边找到,他乐不可支地锯取这截相思树的枝干,恰好能与该座土砻配成对。

桃园县观音乡有十五公里的海岸线,全乡埤塘总数约在145个以上,可供灌溉农田使用,因此早期观音乡拥有八十几个大型的“土砻间”,农业发展盛极一时,当时曾有过“鱼米之乡”的美誉。这些传统的“土砻间”,因为现代化的机器出现后而渐渐式微,农家都买得起小型的“碾米机”;旧式“土砻”终遭到淘汰的命运,不再有人使用这个繁复笨重的碾米器具,实在很难想像土砻碾米的情景。(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