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5亿美元世界级化工项目 市民恐慌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2月15日讯】青岛的世界级“大炼油”计划,先行投资丽东化工5.44亿美元,自该计划实施以来,胶州湾美丽的海滨风景已被破坏,目前烟囱林立,管道密如蛛网。居民们十分恐慌,纷纷搬走,他们见识过多次开工仪式竣工庆典,可生活环境却无人过问。

据南方都市报2月14日报导,投资5.44亿美元的丽东化工是“青岛市建立石化基地的先行性项目”, 随后是中石化千万吨级的大炼油项目。2005年6月,“大炼油”在距离丽东化工几公里之外的地方破土动工,预计今年5月即将产出第一桶油。

如果没有丽东化工,这里无疑是一块“面朝大海”的宝地。在2004年3月丽东化工开工建设之前,已有数家房地产开发商在这里开疆拓土。一家开发商在围墙上喷涂的广告中宣称:“户户窗临美景,家家拥翠而坐”,“生活是风景画”。

可现在,热气腾腾的烟囱林立,密如蛛网的管道中流淌着苯、甲苯和对二甲苯。楼盘销售经理感慨地说“胶州湾的风景已经没有了”,他的语气中充满遗憾。甚至原有方案也停止了开发。与开发区其它楼盘相比,这里房价低廉,更为糟糕的是,有价无市。

丽东化工的“威力”也在居民中间流传,“什么爆炸啦,泄漏啦,都是马上要你命的那种”。恐慌情绪还张贴在玻璃上。“此房出售”的纸条和横幅随处可见,异常显眼。“现在,就连孩子们都知道,丽东化工,有毒!”

两年前为追求碧海蓝天的海滨城市、从污染严重的宁夏石嘴山搬来的乔月菊,面临着再一次搬迁的风险。她的邻居越来越少,内蒙古的、新疆的、辽宁的,她细细数着,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街坊,慕名而来,却又失望而去。

倡导这个石化战略的原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曾说过,50年内,很多人会说炼油给青岛带来财政收入;50年后,可能会说给青岛带来污染。当然,杜世成不会考虑半个世纪以后的事。事实上,他在2006年12月被中纪委实施“双规”。

在这些政府官员的视野中,经济发展和市民的生活环境,后者只能处于“兼顾”或“服从”的地位。乔月菊及其街坊们感觉自己是被遗忘的人群。规划中各个工业项目都在稳步推进,可居民区之间的“宽阔绿化带”却无人问津。

乔月菊的一位邻居说,他们已见识了数次省市领导出席开工仪式、竣工庆典,却“从来没有人走过来问问,我们过得好不好”。@(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知名书法家刘锡铜不平凡的故事
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年度调查:厦门榜首
大陆最适人居城市 厦门排第一
54岁“牛”大妈夺刀刺匪 歹徒不支投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