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研院与美国学者合作 解棕矮星形成之谜

标签:

【大纪元12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15日电)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与美国天文学者研究团队,解开“棕矮星”(brown dwarf)形成的秘密,登上12月“天文物理期刊通讯”,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

中研院越南籍访问学者潘保玉今天表示,之前认为要透过新一代仪器,才能观测到如此微弱的物质流;这次透过中研院“次毫米波阵列”(SubmillimeterArray,简称SMA),竟然就能观测到,“这真是个天大的惊喜,显示次毫米波阵列有着超凡的潜力”。

棕矮星是一种介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天体,但棕矮星的诞生方式到底是像恒星还是像行星,始终是个谜,天文学家对此争论不休。

研究团队表示,论文最大贡献在于找到强而有力的证据,证明棕矮星的形成,较类似于一般恒星的形成。研究团队观测到一个称为“ISO-Oph 102”的天体,向外流出由一氧化碳组成的分子流,类似这样向外流出的分子流,一般只会出现在年轻恒星或原恒星(protostars)的特有现象。

研究团队解释,据推估,“ISO-Oph 102”的质量只相当于60个木星,意味“ISO-Oph 102”的质量太小,不足以成为一颗恒星,“ISO-Oph 102”被天文学家归类为“棕矮星”(质量相当于15到75个木星)。

中研院院士、美国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天文学家贺曾朴表示,研究团队发现说明棕矮星与恒星两者诞生机制相同,至于最后形成棕矮星或是一般恒星,是看过程中可资利用物质的多寡而定。

相关新闻
英国天文爱好者拍摄到“宇宙的黎明”
湾仔自动气象站正式启用
银河系外层发现构成生命关键性成分
天文馆:12月12日晚 15年来超级大满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