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严防黑心侵台/中国食品检验标准 应由台订定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洪素卿/台北报导〕三聚氰胺毒奶风暴震惊全球,“建立两岸食品安全机制”成为江陈会谈主要议题之一。尽管卫生署与中国官方对口单位等密集研商确立三大主轴:“反黑心、严把关、有保障”,但卫生署却始终避谈“求偿”,令外界担心“有保障”恐流于口号。

事实上,以三聚氰胺奶精问题来看,中国都庆公司违反七天内公布检验结果的承诺,至今迟迟不愿公布报告,卫生署也没辙,只能透过中国官方传话,被动地痴痴等待,也不敢下限期通牒;若未来所有中国业者都这样,台湾一切还是得仰赖中国官方把关及掌控,台湾的食品安全把关及受害业者的求偿,恐怕还将是漫漫长路。

据卫生署规划,在反黑心部分,将要求中国官方未来在对台输出检验作业上,与欧美等先进国家同等级,以最严格标准把关,若有问题,必须即时通报,以采取必要管制措施。但是对于能否比照美、日,有权到中国产地做检验、实际做到“境外把关”?双方对此则一直未有触及或共识。

台湾目前只能加强国内把关,卫生署也因而积极推动成立“食品药物管理局”,增加预算与人力做好边境与境内把关,行政院院会可望在本周四通过食品药物管理局组织法。

至于各界最期望的食品安全“有保障”,是指如果问题食品流入时,对业者与消费者造成伤害,应有保障机制,但卫生署迄今都以模糊的“保障”取代“求偿”字眼,说不清楚保障的具体内容。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所长叶安义表示,政府对中国进口食品必须订出明确标准,不能什么都用谈判的,以免任人宰割,台湾既然是买方、是进口国,标准就应由我方订定,不符合标准的就不得进口,买卖双方也应订立契约,一旦出问题,中国业者必须负赔偿责任。

台大副校长包宗和表示,未来最大挑战是未知毒物,两岸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应提升到国家安全问题的层级,和国防外交议题一样,应该同样被严肃看待。

台大毒理所教授康照洲也说,三聚氰胺还是相对较不毒的,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会传出什么新毒物,现在还不知道,与其在单一物质的检验标准上打口水战,不如彻底改革现有的管理机制。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