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8391
【字号】    
   标签: tags: ,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
1、患:担忧。
2、位:职位。
3、所以立:指所以立于其位的才德。
4、莫己知:为“莫知己”的倒装,指无人知道自己。
5、可知:可以见知之实。

【语译】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官位,该担心的是自己有没有才德担任这项职位。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研析】
君子应当时刻反省自己,检视自己有否增进德慧才识,好足以胜任自己所在的职位。当遭遇不为人所重视或忽略时,更当深切反求诸己,进修以求精进,而非归咎他人的不知重用。真正有才德的君子,当求己不求人,求心不求位,求内不求外,求德才兼备之实,而不求徒有虚名。

【延伸思考】
1、当班上有些同学各方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你条件好时,你会如何正确对待?(建议思路:除了上述的自我反省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不被表象所惑、或找出妒嫉心、或体悟人各有命等等的道理。)
2、“求为可知也”这句话如何理解?具体实践时要如何做才不会变相成为了追求“可知”之名而努力?

* * *
【相关资料】

历史故事:正身直行

李贽的家境并不富裕,他父亲李白斋只靠做塾师教蒙童为生,没有什么其它的收入。但是李白斋对儿子要求十分严格,让李贽从小就随自己读书习字,学习礼仪作文,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博学广识的人。

李贽很小的时候,曾经就孔子《论语》的樊迟问如何种庄稼一章,作过一篇文章,在同学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就连邻里也知道了这件事,都夸李贽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还对李白斋说:“你家公子利口能言,长大了一定能够作很好的文章,博取人间富贵。”

但是,李白斋听了以后,却只是谢了谢邻居对孩子的称赞,并没有随声附和夸奖李贽。他回家以后,看见李贽得意的样子,就把李贽叫过来说:“孩子,今天邻居们都夸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听了很高兴。可是你知道吗,我对你还要更高的期望啊。”

李贽听了以后,收起了得意的神色,恭恭敬敬的对父亲说:“是的,父亲,孩儿知道错了。”

李白斋问道:“你真的知道了吗?”

李贽说:“孩儿知道了。父亲虽然没有告诉过我,但是父亲却一直在言传身教啊!在乡人有了危难的时候,总是父亲常常拿出自己所有的钱财来慷慨解囊; 朋友因为婚嫁而需要用珠宝首饰的时候,父亲总是毫不犹豫的脱下母亲佩戴的簪环,以解燃眉之急。父亲最大的希望不是我读书做官求富贵,而是希望孩儿做一个正直的人,这才是父亲对孩儿最大的希望吧!”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要治国平天下,最首要的是先修身,做一个正直的人。儒家在考察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也是人的品德,而不是人的才能。在儒家看来,人首先要学习的是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课后作业】
1、看完故事后,你能说说看李贽的父亲如何教育孩子?
(参考答案思路:言教身教兼备)
2、李贽在面对父亲的提醒时,态度为何?你在平时秉受父母的教诲时,你的态度为何?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去世,叔齐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命令。”于是离家出走。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出逃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为王。此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善于养老,于是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
  • 孔子前往周都,打算向老子请教礼。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制定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一个君子时运来了就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除掉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神态表情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是这些而已。”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第四 》)
  • 郗超与谢玄私交不睦。苻坚将篡夺晋君的帝位,已经攻占了梁、岐,且下一步准备取下淮阴。当时朝廷讨论想派遣谢玄率军北伐,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只有郗超说:“他必定能完成任务。我以前曾和他在桓宣武府共事过,他让每个人都能发挥长才;虽然如同履、屐之间的小差异,也都能做到适当的任用。由此可推论,他一定能建立大功。”谢玄在立下辅佐帝业的大功后,当时的人都赞叹郗超的先见之明,且推崇他不因个人的好恶而隐藏别人的优点。
  • 霍谞,东汉人,从小就显露不凡的才气,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通过了明经科的考试。十五岁那年,有人诬告他的舅舅宋光,说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诏书,于是被捕入狱,在牢中遭到严厉的审问拷打。
  •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2)。今女(3)画(4)。” (《论语·雍也第六》)
  • 过江诸人(1),每至暇日(2),辄(3)相要(4)出(5)新亭(6),藉卉(7)饮宴。周侯(8)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9),举目有江河之异(10)!”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11)愀然(12)变色曰:“当共戮力(13)王室,克复神州(14);何至作楚囚相对泣(15)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第四》)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楚有养狙(1)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2),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