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的芬芳:没有小强的用餐环境

文、图/徐正毅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公司附近有家饺子馆,由一对韩国华侨夫妇经营多年,有一段时间常在那儿吃午餐,因为日久彼此熟识,知道他们还是我大学校友,因此常以学长学弟称呼。

这家餐馆的饺子、面食和山东烧鸡口味很好,但餐厅总是不够清洁,摆了一堆杂物,油腻的桌面,常有小强(蟑螂)钻了出来,打算跟我共进午餐,因为不够清洁,也就比较少去光顾。

后来知道餐馆的男主人身体出了状况,目前由女主人和她的女儿及两名助手负责打理,更忙得不可开交。其实这些好口味料理的餐馆能做些改进,可以让经营事半而功倍。

首先是把餐馆内的杂物一一清除干净,把脏污的壁纸撕掉,粉刷干净,换上容易清洁的桌椅,就可避免虫蚁的滋生。然后因应人手不足,可以简化餐饮的种类,相信生意会更好,而也不用把自己忙坏了。

有时还真想亲自为他们整理一番,好让自己有一个不用担心小强(蟑螂)前来共食的用餐选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内人突然建议周末到嘉义一游,我想,她之所以会有此建议,是因为我常常提到当年在嘉义公园旁军中电台当预备军官时候的点点滴滴吧!
  • 这家西餐厅是由经营其他事业有成的父母,为习厨艺多年的公子而开。担任主厨的年轻少主,从小喜欢作菜,在知名法乐琪西餐厅和日本东京的大仓大饭店的餐厅学得一手好厨艺。
  • 在庙埕广场榕树下,享受陆续送到的菜肴,如肉丝炒面、蚵仔煎蛋、桂花鱼翅、干烧红条,加上一炉菜心排骨汤,十分爽口,尤其让自己夹杂在满场食客中,慵懒自在,没什么多余的客套,份外觉得轻松。
  • 朋友在厦门设一家工厂,我们一伙去那儿为他祝贺。

    这回是经金门到厦门,比较方便。但大家都不是台商,因此改用进香团的名义走小三通,觉得很好玩;我们的进香团为福兴宫进香团。

  •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过去一年,前往宜兰大同乡寒溪村的不老部落,认识了一位新朋友WILANG,并在过去几年内,连续参观苗栗泰安乡象鼻部落,和为道、尤玛夫妇一同看着原住民染织教室从兴建到落成。
  • 内弟有回很紧张地到处找他的母亲,以为高龄的母亲走失了,一直到傍晚,才见到她迤迤然地走回家,原来她到市场内的手勾毛衣教室,勾打了一整天毛衣。她为她的内、外孙子、孙女分别勾打了围巾和毛衣,样式还挺摩登哩!
  • 每到岁末,将这年度所画的水彩画挑出一张,把它做成贺年卡,寄送给国内外的客户、友人,也因此常常接到久未联络的朋友来电、感谢,相互问候。
  • 菁桐是铁路平溪线中的一个小站,可以搭火车前往,也可开车经石碇到访。

    本来是煤矿的产地,但不再挖煤之后,谋生不易,年轻人都迁移,菁桐这个小乡镇就没落了,这样沉寂了好一段时间,因为未曾再开发,因此保留当年的景象。

  • 百货公司的一楼大多贩售化妆品,化妆品的销售占百货公司的营收很大的比率,每个摊位的贩售员,无不穿着打扮得十分美丽,服务态度也得讲究,必须维持笑脸讨人喜欢。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