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一毫千里 (成语)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

【出处】
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牦,缪以千里’。”

【注释】
毫,十分之一厘,比喻极其微小。牦,通厘。

【释义】
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旁通】
1、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易经•系辞下传》 第十一章)

2、《易经》第六卦,“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3、(《习惯说》清•刘蓉故事),“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4、俗语,不可以道里计。
【辨析】

1、君子不器。
孔子讲,“君子不器”。在《论语》为政篇这个背景之下,可以理解为:能很好为政的君子,他的才能是不局限在任何一个方面的。通俗的讲,这样的君子不只是一方面的专家,比如孔子最杰出的七十二弟子,都是能熟练运用六艺的通才。

而在《系辞》中,又有“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的说法,“不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近乎道的表现。那么当时孔子的弟子之中,能真正近乎道的有几人呢?也许颜回算一个。可见求道之难。而用道来治国会是什么样子呢?老子是这样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2、君子慎始。
而按照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说法,“君子慎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是达到了君子标准的人,他自然就是“慎始”的,也就是说,“慎始”是他在逐步达到君子这个境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习惯。

再有呢,是否可以理解为,要立志于成为一个君子,从起步开始的每一过程都要严谨慎重(当然不是谨小慎微),因为这是一条“求道”的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想要“超凡入圣”,能不严肃么?每一境界的标准都很严格,每一境界的提高都必须达到标准,差一点都不行。而两个不同的境界,即使是用“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来形容,有时还不一定准确呢。

3、“缪”与“谬”。
在成语“未雨绸缪”中,绸缪取意纺织物紧密缠缚,意思是说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而在《说文》中,缪(音谋)的本意也是一种麻制品;谬,则是狂者之妄言,两者并无联系。那为什么现在成语中多用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呢?在古汉语中,有通假字的说法,缪通谬,也算是一种解释。

【例证】
1、一毫千里,今多用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或“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2、《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1)诸(2)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3)也,非尔(4)所及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五十而知天命(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 (《论语•为政第二》)
  • 荀巨伯(1)远看友人疾,值(2)胡贼(3)攻郡,友人语(4)巨伯曰:“吾今死矣,子(5)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6)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7)何男子,而敢独止(8)?”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9)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10)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11)而还,一郡并获全(12)。
  • 齐景公(1)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2)而问之曰:“今日寡人(3)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4)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5)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6)为不祥也!”(出自《说苑》)
  • 本文选自《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共十八篇,以“山”和“海”为纲领,记述各地山川风物、神话传说等。是中国最早的人文地理志,也是收集古代地方神话传说最丰富的书籍。这一段讲述了上古有关“洪水”的神话及鲧禹治水的传说。
  • 管仲,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霸主。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
  • 吴郡(1)陈遗(2),家至孝,母好食铛底(3)焦饭。遗作郡主簿(4),恒装一囊,每煮食,辄(5)贮录(6)焦饭,归以遗(7)母。后值(8)孙恩(9)贼(10)出吴郡,袁府君(11)即日便征,遗以聚敛(12)得数斗焦饭,未展(13)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14),败,军人溃散(15),逃走山泽(16),皆多饿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17)之报也。(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 《后汉书•杨彪传》:建武末,举孝廉,除郎中,以病免,复归教授。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仰慕之。
  •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要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已本身的缺点,努力加以改正,只有抱持这种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而能够这么做的人,我们就说他能“反求诸己”。
  • 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宋末抗元名臣,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军大举进攻宋朝,文天祥捐献家资充当军费,号召一支万余人的义军,但元军锐不可当,义军虽英勇作战,也未能挡住元军,元军兵临临安,文天祥被派出城与元军讲和,却被扣留,谢太后见无法求和,只好向元军投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