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美青少年性行为下降趋缓 引发各界关注

【大纪元8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恩婕综合编译报导)教养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来说,并不是一项轻松的课题,尤其是性教育,更让许多家长与学校感到苦恼。在美国,青少年的怀孕率比英国高出一倍,也比其他已开发国家都高得多。经过多方努力,近十年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维持稳定的大幅下降,一直被誉为是一项重大成功的社会与公共卫生教育。然而华盛顿邮报报导,根据最近一项全美调查资料,这个下降趋势显示停滞,引发各界关注。

美青少年性行为下降趋势呈现持缓 各界担忧

美国1960年代以来,因受性解放的革命性影响,开始实施安全性教育。美国青少年有性交行为的比率从1970到1980年代持续上升,刺激青少年怀孕率的惊人上扬。但这项趋势约在1991年反转,由于对透过性行为而感染传染疾病的忧虑,特别是爱滋病,使得他们的想法改变了许多,行为上变得相对保守。此外,有更多的青少年使用保险套及其他避孕方法,促使青少年怀孕率降到了历史低点,尤其是非裔美国人。此外,许多家长团体与教会自1980年末期大力推动贞洁教育,美国政府也意识到性病传染和未婚怀孕问题日益恶化的严重性,于1996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正,使得贞洁教育成为美国官方正式的性教育政策。在这些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十多年来青少年性交比率一直稳定地大幅下降,但是根据一项大型的全国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到达一个稳定水平后,就几乎没什么变化。

性行为的减少一直是青少年怀孕率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保护青少年不受爱滋病等经性行为传播疾病的感染。尽管总有部分青少年是不可能经由劝阻而停止性行为,专家对停滞的下降趋势感到忧心,猜测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年轻人对爱滋病日渐放松戒心。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走平的性交率乃性行为增长的前兆,青少年怀孕率将再度攀升。而调查显示保险套使用的增加率正在衰退中。

数名专家指出,下降趋势的持缓与联邦政府增加拨款补助婚前守贞计划的时间正好一致。最近由“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委托独立研究公司“麦思马提卡政策研究”(Mathematica Policy Research)对守贞计划四个独立的研究发现,并无明显证据显示这项宣导推迟青少年对性行为好奇尝试的起始年龄。这个每年花费约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的计划,因无明显效益而饱受部分地区的批评,国会上个月曾为增加两千八百万补助款的适当性而辩论。

然而拥护贞洁计划的教育人士认为,调查资料正好突显了鼓励青少年守贞直到结婚为止的重要性。家庭研究协会(Family Research Council)的查玫.叶丝特(Charmaine Yoest)说,今日青少年每天生活在性资讯大量轰炸的音乐电视(MTV)文化中,误导他们认为有性行为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必须告诉他们,青少年体验性行为是不健康的。贞洁教育机构(National Abstinence Clearinghouse)创始人李丝莉‧安如(Leslee Unruh)说,我们需要加强贞洁教育,拨更多经费给守贞计划,这是我们所能带给年轻人的最健康的计划项目。这些计划需要更多时间及更广泛的应用,以对抗到处充斥鼓励性行为的资讯。

藉符合青少年需求的性教育 收“潜移默化”之效

事实上,青春期的性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不只是音乐电视节目散播误导的性资讯,随着世界资讯的网路化,青少年常从这个渠道获得这方面的知识,这其中就有很多歪曲的资讯。针对时下四处弥漫“似是而非”的性资讯,显而易见地,正确的青春期性教育有其急迫的必要性。

尽管许多国家在学校都提供性教育课程,然而如何才能引导青少年自然而然地接受正确的性知识?首先得了解哪些资讯是青少年真正想了解的,方可藉符合其需求的教育以达“潜移默化”的效果。

青少年本身想获得哪些性教育知识?学校在两性教育上应该涵盖哪些主题?

澳洲西悉尼大学助理教授摩拉.卡莫迪 (Moira Carmody)说,一项有关性伦理的研究计划显示,年轻人想要的性教育,远比现行仅教导保险套课程要的更多。根据心理学家艾利克.艾力森(Erik Erickson)的理论,忠诚与许诺是青少年阶段学习自我认同与亲密关系的重要历程,而不可能藉由选择是否使用保险套或避孕,学习忠诚与许诺的真正内涵。贞洁电子报(Chastity Cool)曾引述辅仁大学神学院生命伦理中心执行顾问萧慧瑛看法,“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许诺与忠诚之上,而非只是关心情欲解放、身体探索或性解放。”

卡莫迪表示,青少年渴望了解可以从恋爱泥沼中解脱的方式,对两性关系与性方面的课题想的非常深入,然而他们通常无法从学校中学到,是而常与朋友们详细谈论。在墨尔本的一个家庭暴力与学龄孩童研讨会中,发现年轻人对两性关系的性政治常感到困惑,也想要在性教育课程中学习如何掌握。

鉴于时下传播媒体、广告宣传和流行情歌对两性亲密接触举动的大力鼓噪,使得现今年轻的一代将性爱混为一谈。学者强调学校于两性教育中,对年轻人性爱混淆的观念应予以澄清,强调性非等同于爱。同时要教导青少年学习拒绝的艺术,懂得适时抗拒性的诱惑。

此外,对于时下年轻人分手的方式,如透过手机简讯(SMS)告知分手讯息或对旧情人不告而别且于公开场合挽着新情人宣示旧恋情的结束,专家认为必须引导年轻人理智妥善地结束男女交往关系,懂得设身处地想一想另一个人,而不造成对任何一方的伤害或留下遗憾。

“爱与被爱的课题,是人际伦理中非常重要的亲密课题,也关系着一个社会是否能健康而成熟的发展。”萧慧瑛于贞洁电子报(Chastity Cool)评论道,“健康与负责的爱情很重要,是一条值得真正走向爱的性教育政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