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名寺石窟

世界最早的国际学府那烂陀寺

印度北部比哈省境内的那烂陀寺遗址,在公元5至12世纪曾是佛学圣地,也是全球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当时僧人学者逾万人。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法师西域取经,曾在那烂陀寺讲习修学5年。

据中央社报导,曾经盛极一时的古那烂陀大学,自公元1193年遭突厥兵入侵破坏后,至今时隔810多年,在亚洲佛教国家的携手合作下准备重建,重现昔日辉煌的历史。

那烂陀寺(Nalanda)遗址位于比哈省首府巴特纳东南方55公里,在古摩揭陀国王舍城的附近,传说建于公元427年左右,占地广阔。

至今出土面积仅14公顷,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清理出来的建筑遗址有15处,多为红砖砌成,僧房栉比,不计其数,无论讲堂、膳堂都能同时容纳千人以上,可想见当年僧众在此参学胜况。



那烂陀寺遗址位于印度比哈省境内,鼎盛时期教师学生逾万人,藏书9百万卷,但1193年遭突厥兵毁于一旦。(中央社)

如今印度与日本等亚洲国家携手合作,准备重现那烂陀大学的光华。“那烂陀”的梵文意思就是“知识的给予者”,因此那烂陀大学不仅是古代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同时还教授哲学、逻辑、语言、天文、数学、医学等知识。

在最鼎盛时期,曾经藏书9百万卷,僧人学子达一万人,教师两千人,并且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学府,包括中国、韩国、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尼和波斯(今伊朗)的僧侣、学者均前来留学进修。



世界最古老的国际学府那烂陀寺,僧房栉比,不计其数,可想当年上万僧众参学胜况。(中央社)

1915年起,德国和印度考古学家根据发现的线索,参照中国“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进行了30多年较大规模的发掘,出土和清理了十多处遗址,并列为国家古迹,也就是今日朝圣者和观光客见到的面貌。

1193年突厥大将基尔吉率领回教大军侵占那烂陀寺,捣毁寺院和图书馆,大批僧侣不是遭到屠杀就是逃往西藏及邻国避难,从此那烂陀寺失去昔日光辉,佛教在印度式微。

比哈省虽是佛教圣地,境内多佛教古迹,但至今在比哈省,当地居民多数不知道佛陀、佛经是什么,每年抵达印度缅怀那烂陀遗址者,反而以印度以外的佛教国家人士为主。

比哈境内佛学圣地那烂陀和释迦牟尼悟道之地菩提伽耶,都是吸引佛教盛行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人士前来旅游的重点。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