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消息

中共在非洲的新殖民主义

【大纪元6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郭秋怡综合编译)在非洲,中国不是头一个被指为剥削利益的国家,中国也未曾统治过非洲的任何一个国家,所以自称不同于西方国家过去的殖民主义,不过《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近期刊登的一篇报导引用非洲当地知名人士的评论,指出中共在当地竭尽所能地掠夺资源,对他们而言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殖民主义。

中共汲取原油破坏环境

百万平方英哩的土地下蕴藏了约50亿桶原油的苏丹(Sudan)已跃升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当地居民却指出其实中共对当地的投资仅限于油田,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因1980及90年代中期的内战及人权组织施压后,一些先后来到这里探勘原油的西方公司退出了苏丹,适巧来自中国的公司承接了这个空缺,但美国麻州北安普顿的教授里维斯(Eric Reeves)在去年八月份举行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上证实,来到当地的中国人曾直接协助喀土穆(Khartoum)的军队,放火烧掉村庄、驱逐当地居民、极尽能事地汲取原油资源及破坏自然环境,所以从中国企业进入一开始,当地人民就已认清他们与违反人权集团的紧密挂勾。

一位基督教的牧师指出:“中国人把我们驱走,所以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偷我们的油,他们知道这一切,油是很珍贵的,我们又不是傻子,只是那时我们仍有所期待。”

据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统计苏丹日产53万6千桶原油,而其它机构甚至更统计出苏丹日产75万桶原油,这些天然资源大多产自南苏丹,其中有64%是销至目前耗油量居全球第二的中国。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报导,虽然官方从未式公布,但普遍认为两国年交易量约值20亿美元。

与中贸易 新殖民主义重现非洲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苏丹两大炼油公司的主要股东,该公司在南苏丹的巴洛伊希村(Paloich)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兴建油田周边基础建设,包括由巴洛伊希村通向红海边苏丹港的900英哩油管,以及一座供飞机与北京通航的机场。但除此之外,却什么投资都没有。

南苏丹一个亲眼目睹了中共对苏丹摧残的反迫害国际组织(Persecution International)的主席菲利普(Brad Phillips)表示,“他们在这里的唯一利益只是他们自己”,他希望看到中国人能援助当地的学校、诊疗处所、农业发展或“任何有利于人民的项目”,但根本未曾有过,中国人所到之处只徒留一大片荒废的土地。

多年内战之后,苏丹伊斯兰政府与南部地区在2005年达成和平协议,在半自治的南苏丹,当地居民的生活相当贫苦,没有电,只有欧、美的一些慈善团体提供医疗服务及供应食物,大部分的孩童没有上学,有工作能力者根本找不到工作,当地第一大石油公司Petrodar雇用的员工大部分是中国人、马来西亚人或北苏丹人,巴洛伊希村民只占极少数,而且大部分是仆役。这在当地并非特例,居民不止将他们的贫苦归究于多年的内战,更埋怨中共的剥削。

巴洛伊希村长百武莫(Martin Buywomo)表示:“中国人根本不关心我们,他们不和我们接触,甚至不曾到我这里打声招呼,在他们眼中,我们很卑微。”更伤心地表示:“若他们看到我们的人民死在街头,也会不屑一顾。”他更指出:“这是殖民主义重现。”

非洲它国抨击中共的殖民主义

对于中共的殖民主义,非洲其它国家的知名人士也提出一些类似的观点。

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南非,其总统姆贝基(Thabo Mbeki)曾警告,中国与非洲国家为不平等以及“殖民”的关系。

南非的邻国赞比亚(Zambia,或译尚比亚)因为全球最大的产铜国家之一,所以也成为对中国进口铜矿的第一大国,北京虽曾打消该国的国债,并宣布建立自由贸易示范区,但著名报社的一位发行人纳库比(Trevor Ncube)则指出,与中国通商“只是将过去的殖民帝国换成新的而已”。

去年投入赞比亚总统大选的反对派领导人萨塔(Michael Sata)更强烈指责中共剥削当地劳工,并以中国矿区的工作安全为竞选诉求,所以最终获得了29%的选票,当选为该国总统。就在他当选的几个月后,中国总理胡锦涛为避免当地民众的抗议示威,还取消了拜访该国的行程。

中非发展基金独厚中国企业

去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合作高峰会上,中共总理胡锦涛宣布了一项规模预估达50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的计划,虽然中共官方媒体将此举高调宣传为中国将金援非洲发展经济,但金融时报引述专家的评论,指出这项基金的适用对象仅限于中国企业以及其在非洲进行的投资专案,所以,实质上还是以中国的利益为主。

金融时报同时指出,虽然欧、美、日等国过去一直实行类似的援助政策,将援助基金的用途限于购买捐助国的产品及劳务,但在多位专家批评这种援助政策会使援助效率下降四分之一,所以这种作法,早已为当前的援助国家所摒弃。

在北京当对非洲的援助之中,有70%是流向“经核准的”中国企业(多数为国营),其余才会分配给当地的公司,而多数的当地公司亦为含有中资的合资企业。

伦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 Studies)的研究员拉奇(Daniel Large)表示:“去年中国高调地宣布该基金将作为经济援助,但事实上,它看上去没什么分别,主要是以中国的利益为主。”

许多援助团体及捐助大国均批评北京当局对苏丹等国的残暴政权提供支援,并表示这些援非政策实际上只是要确保原油及矿产资源的取得,而不顾对当地环境及社会造成的影响。

近年来,北京当局表面上为非洲主要贸易伙伴打消呆账、慷慨金援,并宣称进行经济合作,在官方媒体宣传上,也一再试图突显其与西方国家统治非洲的剥削式殖民主义有所不同,但事实上,中共当局的对外经贸政策不但正依循着那些西方殖民国家过去的路线,而且对当地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