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教决定未来领袖(3):尊重孩子的隐私

佩妮‧帕尔嫚 译/ 游绣雯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当孩子成为青少年,首先被注意到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需要私人的空间,父母允许孩子保有私人的空间,就表示父母尊重孩子。特别是男孩子,他们可以花上几个钟头的时间待在房间里。不管有多么令人难以接受,忽然间他们就希望有时间独处,听听音乐。他们最不希望发生的事就是,爸妈毫无预警地闯入他们的房间。即使是兄弟姊妹闯入,也会被怒斥一番,但是如果父母无故出现,那就更不讨好了。

表示尊重的方式是,敲门,告诉他们谁在门外,然后询问是否能进去。等待回音——不是敲了门就表示你可以进去。他们通常会回答:“可以”,或是“等一下!”如果他们的回答是“不可以”,而你需要跟他们说话,问他们可否到门边来,让你透过门缝,告诉他们你要说的事情。不要开始埋怨:“你在里面做什么不能让我知道的事?”,或是“为什么我不能进来?”你问了问题,那你就要尊重所得到的回答。

但是如果你可以闻到房间里有烟味,那就请他们在五分钟内(私下)来见你,然后和他们讨论这件事——不必事先告诉他们缘由,因为这样他们就有时间编造答案。

确定家里每个兄弟姊妹都明了这些规矩,并且遵守这些规则。当然,如果孩子想要进入你的卧房,你也应该享有相同的礼遇。

山姆:“这可是个大问题,每个青少年都希望拥有隐私。我有很多朋友因为父母不打声招呼就闯进他们的房间,或是敲过门就直接进来而和父母大吵起来。父母这样做根本不尊重孩子,而且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他们。这真是无谓的争端。”

日记

不管和家人的关系再亲密、再坦诚,女孩子常常以写日记来记录她们不想和别人分享的感受,这也包括父母亲在内。父母再怎么心痒,都不应该翻阅青少年孩子的日记。他们有可能读到孩子在饱受压力之际,或是仓促间所写下的文字,而觉得事态紧急,必须就孩子所写的内容和孩子谈谈。一旦他们这么做了,孩子就知道父母读了他们私密的日记。

姑且不论这样做一定会引发的大声争议,亲子间真正的互信就因此被破坏了。结果会是,孩子藏匿他们的日记,而且变得比平常更加神秘兮兮。

法兰:“我的亲生妈妈有一次读了我的日记,然后更糟的是,她在她一大群朋友面前,引用了我在日记里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不是说日记里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而是像她这样子侵犯我的隐私,真的让我很不舒服。”

摘自:新手父母出版《好家教决定未来领袖2》@(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面的争执只会造成双方彼此嫌恶。言语的争论到头来会变成咆哮或者骂人,说出日后双方都会后悔的指控。
  • 山姆:“我们在一星期中总是尽量找几天,一起围坐桌旁共进晚餐。能够一起谈天说笑真的很棒,姊姊和我喜欢调侃我们的父母。”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绍了性别认同教育引起的争论和家长们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护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博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 上篇我们讲了2个故事,2个孩子的父亲都因为“安全学校联盟计划”中所谓的“性别认同”而将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别认同”是什么?专家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编入公立学校学龄前教育课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无偏见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对幼教教师灌输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观念。而当幼儿园对儿童灌输这些观念时,却不需要得到家长的许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关系攻击,是通过解除友谊、排挤和其它形式的社交排斥进行的威胁。父母们常常惊讶地发现,关系攻击可能会出现在三岁孩子的身上。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被朋友推开的经历可能完全令人费解,并在日托或幼儿园引发焦虑。
  • 这个故事是为了帮助一群8岁孩子,希望他们能再度相信这个世界的奇迹和美丽—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前,他们很难摆脱在网路上看到、令人不安的恐怖图像。图像加上难以摆脱的深刻感受,让孩子们吓得睡不着—他们尖叫、流泪,也恐惧独处。
  • 这是忍受多年悲伤和失去后,得以成长的故事。故事历程和隐喻,对许多艰难情况和不同的年龄层来说,都有所帮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