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响迎新年(一)

力修、 晓云 整理

人气 5

【大纪元2月16日讯】

中国新年的由来及意义

在我国民间的岁时节令中,过新年可以说是最长的节日,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到元月十五元宵节为止,这都是过年的范围。民间称传统历法的十二月为“腊月”。这里的“腊”在古时是祭祀的意思,按《说文解字》:“腊,合也,合祭诸神者。”远在商代,中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叫做“合祭”。
一年春、夏、秋、冬四次大祭,其中以冬祭规模最大。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谦卑的心理,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衣足食,该感谢神明啊!因为冬祭多在十二月进行,因此从周代开始,便把十二月叫做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

腊八之后的腊月二十三也是一个大节,俗谓“过小年”,几千年来,新年一直在中国人们心中的大日子,虽然经过了各朝代历法多次的更改如:(夏朝建寅,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朝建亥),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承袭了夏朝的传统,沿用夏历,以寅为正月,但是经过多次的更改,依然没改变中国人的习俗,过年扔就是民间最重视的节日,在民国成立后,改用阳历,以阳历元月一日为新年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为过年,农历元旦是正月朔日,也就是正月初一称为“天腊日”,也称为“元旦”、“元辰”、“正旦”、“履端”;又是岁之始、日之始、时之始、月之始、所以又叫“四始”;又称为“三元”,既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又叫“三朝”既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则称为“过年”。

送神

传统年俗庆祝活动自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就开始了。传说灶神掌管一家人的平安及记录家中每个人的行为,在这天返天述职,主要是向玉皇大帝报告人的功过善恶;人们想多放几天没有神监管的日子,通常都“送神早,接神迟”;而为了让灶神多说自家人好话,除了准备丰盛的供品外,还会用甜食祭拜,以期“好话传上天,坏话放一边”。送神后,家中没有神明在,移动任何祭器都不会触犯神灵,所以就可以进行大扫除,俗称“清”,意谓着除去旧年的一切晦气,迎接新年新气象。送神日起商人们也开始卖春联、年画、及过年用的吉祥饰品;接着就是办年货,从吃、穿、民生用品到应景的春联、年食、鞭炮等,热闹的采买街景及人潮、逐渐把过年的气氛推上高潮。

扫除 蒸糕

年糕是用糯米做的,吃年糕有“步步高升”、“年年高”的意思。(中央社)

送神之后就准备过年,所以有“扫除”、俗称“拂尘”,将家内家外洗刷一新意味着除旧布新,将旧年的一切晦气除去,二十五挽脸、二十六、二十七开始蒸年糕,甜年糕是用糯米做的,吃年糕有“步步高升”、“年年高”的意思。

菜头粿就是萝卜糕因“菜头粿、好彩头”,而菜头是当季的最盛产的蔬菜,最符合经济的效益,菜头粿是用再来米和萝卜混合一起蒸熟;发糕,发财的含意。

芋粿、包仔粿:芋粿是用芋头家糯米和再来米做成的糕点,具有“护孙”的意思;包仔粿则有“咸的包金、甜的包银”的吉祥意义在,它也是用糯米跟在来米混合做的。

办年货

年货大街上各式各样的食品。(大纪元记者吴柏桦/摄影)

办年货,那当然是少不了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多有,那时的农业社会都是初五后才开店,所以要储存很多食物;现在工商业的发达,食物也不匮乏,超级市场、各商店24小时不打烊,所以就不必准备很多食物,而且食物的新鲜才能吃得营养又健康。(待续)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广东过半食用糖糖果不合格
【图片新闻】中华公所举行新春佳节“挥春对联”活动
晚会在即 李琮:呈现中华文化的美妙
新年返乡潮与维权诉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