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中国小留学生沉迷游戏被逐回国

【大纪元2月15日讯】尽管已回国两年多了,青岛小伙李清曦仍不时回想起那段在袋鼠国不成功的留学经历。经过一年的反思,他将自己的留学生活写成一本书—《别了,澳大利亚》。他在书中坦言自己留学生活的诸多过失和悔恨,毫不讳言,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亦不介意成为其他要出国的同龄人汲取教训的样本。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2年,18岁的李清曦中断高中学业,告别父母师友,独自去澳大利亚留学。两年后,他疲倦地拖着一个箱子回了国,里面没有文凭,没有居留证明,甚至连在国外买的衣服,也统统没有,里面只装着一个陪他度过大半留学生活的游戏机。

李清曦把自己留学经历都写进了自己的书里,连自己的“糗事”也不遮掩。他希望当个“反面教材”。他知道,像他一样的人,实在不少,只是没有几个人有勇气,敢公开说出来。当初他身边接触到的11个小留学生里,有9个人已经回来了,而且只有极个别的人拿到了学位,其他人,都没有念完大学。

随大流 幻想留学“太简单了”

2001年,李清曦的父亲几乎毫不犹豫作出了送儿子出国留学的决定。而那时候,他们甚至还没搞清楚,国外教育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当时,在这名不满18岁的高二学生李清曦脑海中国外留学“就像在国内一样,就是学习,不用想别的。”“古典的校园,很小的课堂,只有十几个人,自由而活跃,周围全是老外的面孔,大家在一起用英语交流学习。”

而李清曦的父亲李洁,决定送儿子出国的理由更是简单:随“潮流。” 他只是感到身边有一股小留学生的潮流在涌动,可事实上,这股潮流早已在更大范围里汇聚成了汹涌洪流。据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18岁以下的小留学生数量已占到中国留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在南方一些城市,办理出国留学的中学生甚至占到所有出国人员的70%~80%。

李洁说:“我生活的圈子里,送孩子出国的,不夸张地讲在80%左右。”至于儿子想不想出去,以及出去以后是否能够适应,他并没有过多考虑。加之他对国外的留学生活很陌生,除了同事零星传来的一些小道消息。

李洁的一名把孩子送出去的同事轻描淡写地转述着他所知道的“留学信息”:国外和国内没什么两样,呆下来很容易,读完语言,随便就能念大学;学费不用愁,找工作很简单,想打工就打工,赚得是比人民币值钱的澳元,绝对能养活自己。

既然一切被描述得这样美好和简单,李洁也就毫不犹豫开始替儿子办手续。半年以后,高二只读了一个学期的李清曦得知,签证已经批下来。虽然李清曦的母亲担心儿子从未独立生活过,怕出去以后“管不住自己”而一度反对,但出于对于未来憧憬和期待,李洁夫妻俩仍将孩子送出国门。

从未离开过父母的李清曦“豪情万丈”,觉得广阔的未来在等着他,尽管他在很多事情上都还“不够清楚” 。

留学班 讲汉语装病逃课

澳大利亚给李清曦的第一印象,堪称完美:天空是从未见过的蓝,空气很新鲜,别墅掩映在花丛绿树里,路边栽满花草。他又一次想像起自己向往的留学生活:一个大部分是西方人的学校,班上只有一两个留学生,课堂气氛浓厚,课下气氛活跃,身处英语的环境…… 可是第一堂语言课就击碎了他的梦想。

结果,他看到了“一张张黄种人的脸”。班上13名学生,竟然有12名是中国人,且都讲汉语。他以为只有他的班是这样的,希望其他班或其他楼层,也许在高中或大学预科班,情况会好些吧?

但最终令他失望。这家学院里,97%的学生都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剩下的是一两个日本人、一两个韩国人和四五个中东人。中国人互相很少讲英文,而是用搀杂着各地方言的普通话交流。

李清曦有一个韩国同学,英语不大会说,却会用发音标准的汉语骂人。而李清曦也从青岛老乡那里学会了青岛话,甚至还学了一点南方话。

刚到澳洲的李清曦憋足劲儿“好好学习”,但他很快发现,周围的小留学生,大多都是在百无聊赖地混日子。宽松学习环境令中国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生。李清曦身边大多数中国小留学生,以各种借口天天逃课,不写作业。

小留学生们最常用的一些“小把戏”:找当地华人医生开假诊断书借口逃课。“想得什么病就得什么病,想病多久就病多久”。而为了钱,这些华人医生已经把开这种诊断书,当成了常规生意。

只要留学生们交够学费,一些澳大利亚语言学校的校方就放任自由。李清曦的一个朋友,出勤率只达到了5%,远远低于规定的80%,却丝毫不妨碍他继续留学。结果很多小留学生出国读了几年的语言,英语水平依旧很蹩脚。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清曦逐渐开始放松自己,他不再坚持听当地英文广播,也不再费力地去搜想英文单词表达,而是开始和周围的中国留学生一样直接用中文交流。过去在国内要作堆积如山的作业,而在澳洲他花一个小时就能写完作业,然后给自己留下大段的空余时间。电脑游戏和聊天成为他闲暇时间的主要陪伴。

搞传销 沉迷游戏被逐回国

滞留澳大利亚26个月,李清曦总共花费,超过了20万元人民币。

李清曦描述自己的家境“我的父母不是贪官,也不是大款。”。尽管家里能供得起自己读书,但省钱仍然是李清曦留学生活的一大内容。

像许多涉世未深又渴望赚钱的孩子一样,李清曦选择的“生钱之道”是传销。尽管有好友相劝,但梦想发财的他,仍交钱入伙。最终,李清曦付出了近万元人民币的代价,才从中抽身而退。等他醒悟过来之后,他才知道,被骗传销的小留学生,远非他一人。他身边几个朋友先后也被骗进了这家组织。而这些事情,小留学生当然也不敢跟家长说。

“报喜不报忧”,这是李清曦所熟知的大多数小留学生惯用的方法。他们习惯用一连串“挺好”来回答家人的所有询问。

刚到国外,小留学生们大都想家,给家人打电话被当成很重要的一件事。一开始,还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如最近的学习、学校演讲比赛等,但是留学日子久就没话说了。到最后打电话便成了一种“负担”,除了互相问候外,可说的话变得越来越少,甚至电话也不打了。

有一次,李清曦有近两个月没打电话。原来他和几个小留学生合住在一间房子里,每天玩游戏,昏天黑地地过日子,根本想不起打电话这回事,更怕打通电话家人听到这边的声音会“露馅儿”。可急坏了家人。

后来,李清曦和几个游戏迷住在了一起。一开始,他还坚持着每天爬起来上课,没过多久,从国内训练出来的自制力,便被电子游戏俘虏了。他从上课变成迟到,最后干脆演变成旷课。玩游戏逐渐越玩越晚,每天至少要玩到12点以后。晚上玩游戏累了,倒头就睡。第二天起来,接着坐在床上玩。

沉迷游戏,以至于使他完全忘记了学校对小留学生80%出勤率的要求。结果,因为出勤率不够,在澳大利亚度过16个月之后,他收到了对小留学生最严厉地惩罚:注销签证,被逐回国。

许多小留学生,因为出勤率等原因签证被注销后,往往不敢跟家人说,选择“黑”在国外,按时提取父母寄来的学费,提心吊胆地活着。

  

李清曦深深地理解“黑民”的心情,因为得知签证被注销的那一刻,他曾经犹豫做不做“黑民”。最终,他选择了与移民局打官司,并最终胜诉。不过,此时他已经没有心力再继续自己的留学生涯了。2004年,李清曦选择了回国。

尽管这样的失败者,远远不止李清曦一个人。但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活多少已经改变了他。

他怀念澳大利亚人车互让的交通秩序,并对一切不遵守交通秩序的行为深切反感。他怀念澳大利亚蓝天白云、清新空气……

现在,李清曦在青岛一家文化单位工作,十分认真。他说,“留学已经失败了,不能再让人生也失败”。

李清曦说,“我不后悔自己的经历。”如果重新选择,他会在国内读完一所大学之后,再选择出国。“那时候自我约束力就会强得多。”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