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之美】揭开汝窑神秘面纱

李容耕
font print 人气: 17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0日讯】宋代瓷器的发展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时期,当时最著名的五大名窑是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就是代表宋瓷官窑系统的重要窑口,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以汝窑最受瞩目,其被誉为青瓷之魁的最大特色,不外乎是汝窑的釉色温润,器型典雅内敛,但更重要的是作品呈现出来的艺术精神与宋代所强调的雅致艺风尚相契合,北宋是中国陶瓷的黄金时代,各地名窑师法自然,致力于创作作品再现天然之美,而在百家争鸣的时期,宋代雅致艺术文化熏陶下,蕴育了完美无缺的汝窑作品所兼具的陶瓷工艺技术与美学艺术,北宋汝窑瓷器被誉为青瓷之冠,绝非浪得虚名,目前全世界典藏不足七十件,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二十一件,堪称世界之最。最近故宫博物院推出宋代陶瓷展,师法自然的天青色汝窑,一时之间声名大躁,人人想一窥究竟。

到底汝窑的迷人处在那里,其实以一个欣赏者的角度来看,作品的造型简约釉色单一,不会让人眼花撩乱,套一句俗话是愈看愈耐看,尤其天青色的釉色,令人百看不厌,也许这就是一种艺术作品吸引人的焦点所在,故宫博物院表示:宋代陶瓷蓬勃发展,各个窑口在造型、釉色、装饰技法与制作技术上各胜擅场。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的汝窑,产烧的瓷器,器形端整大方,釉色滋润莹澈,在众多青瓷窑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家指定御用的瓷器。

陶艺家张继陶表示,汝窑的吸引人处倒不是因为名气大,陶艺家都知道釉的釉色变化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观赏汝窑可以发现汝窑瓷器的釉色风格独具,和宋朝的耀州窑、南宋官窑、龙泉青瓷截然不同,张继陶说汝窑瓷器的温润典雅是有别于其它的陶瓷,因此北宋的汝窑一直被视为青瓷的典范。

张继陶针对汝窑作品指出在汝窑青瓷盘底部镌刻的御制诗中,乾隆皇帝以“周尺将盈尺,宋瓷方是瓷”,来形容宋瓷独特的质感,赞美宋瓷正是瓷器中的瓷器。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传世唯一无开片纹路的水仙盆,器形完整,足以呼应明代鉴赏家曹昭眼中“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的鉴赏观。到故宫参观民众当解说员详细介绍这个汝窑特色时,都会赞叹中国艺术之美,神传文化获得见证。

故宫表示,汝窑瓷器的使用,大约在北宋哲宗到徽宗(1086-1106)的二十年之间。时间虽短,却在作品中流露出跨国界的交流意象。创意来自伊朗、埃及玻璃工艺的纸槌瓶,在十一世纪初左右传入中国。流行于九至十世纪的中东玻璃纸槌瓶,用来装酒、油或蔷薇水。而为陶工加以仿制的汝窑纸槌瓶,可作为摆设或赏玩之器。同时出现在漆器、金属器以及其他瓷窑中的莲花式温碗,表现出特定时空之下流行的造型。它和韩国高丽青瓷近乎一模一样,也反映出十二世纪时北宋与高丽陶瓷贸易的往来,具体地呈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的记载。而说明北宋时出访韩国的徐兢,在高丽皇宫中看到的瓷器,无论是“越州古秘色”或“汝州新窑器”,或正是汝窑曾经存在的器类。

故宫博物院解说员举高丽青瓷,雕刻??盖香炉来说明,在香炉内焚烧的香,穿过鸳鸯的身躯,再缓缓地从嘴部倾吐而出,此香炉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整体造型亦十分讲究,展现出高丽青瓷细致优雅的格调。《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曾记载一种高丽香炉,底座造型看起来像“下有仰莲以承之”;在无实物传世的情况下,考古出土的汝窑残件,竟然意外地让我们见识到相似的器形。同时出现在漆器、金属器和陶瓷器中的莲花式温碗,造型不仅是宋朝的经典,它同时也深受高丽人士喜爱,成为高丽青瓷中流行的器类。高丽青瓷花口碗同时出现在漆器、金属器和陶瓷器中的莲花式温碗,造型不仅是宋朝的经典,它同时也深受高丽人士喜爱,成为高丽青瓷中流行的器类。

故宫研究人员说珍藏在故宫的汝窑瓷器,作品背后隐含着动人的传奇故事。尽管时光飞逝,历史不再重现。但镌刻在汝窑底部的铭文,仿佛经典品牌,穿越时空,字字清晰地刻划出值得记忆的流传经过。以“奉华”两字刻铭著称的青瓷碟,因南宋高宗的宠妃-刘贵妃别号奉华,又曾拥有大小两方奉华印,而间接透露此件作品存在和刘贵妃的关系,以及它被南宋皇室收藏的经过。底部题刻清高宗御制诗的青瓷圆洗,从“赵宋青瓷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釉”的叙述中,得知这件作品正是乾隆皇帝所能辨识出来的少数汝窑之ㄧ,而说明它在十八世纪清宫流传的经过。

北宋汝窑青瓷奉华碟底刻“奉华”两字,清高宗乾隆皇帝考证南宋刘贵妃善画,号奉华,又拥有大小两枚奉华印,而指出此件作品在南宋的流传经过。北宋汝窑青瓷洗乾隆皇帝在御制诗中,以“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油”来说明汝窑的生产背景,具体地表达皇帝对汝窑的认识,历史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密切代表着宋代宫廷皇室追求青瓷釉色之美的反应,也看到文化艺术在生活的体现。

泰北高中陶艺老师吴德贤表示,汝窑神秘而独特的天青色釉,在宋代文献中,记载它含有丰富的玛瑙粉末,以今天科学的角度解读,玛瑙是石英的一种,由二氧化硅沉积而成,在釉中加入玛瑙粉末对瓷器的釉色、质感、开片并不会造成显着的影响。但是,汝窑产地盛产玛瑙,北宋也曾多次前往开采,加上汝窑表面闪烁着若隐若现的淡粉色光泽,让人有“玛瑙入釉”的感觉。

吴德贤老师带领泰北高中成人教育班学员前往故宫参观时对于汝窑的火照插饼设计用来观察测试的谨慎小心与用心,学员们直呼不可思议,吴老师说火照即为试片,用来测试窑内的温度与观察釉的呈色,汝窑窑址出土的火照插饼,从一个插座具有十个插孔看来,每烧一窑,可能需要观察、测试十次以上,由此可以想见烧造过程的繁复及讲究的程度。以现代的烧窑技术来说,宋代的陶艺技术仍然值得学习。

故宫解说员说,汝窑烧造时,瓷器装在匣?里,匣?表面涂有一层耐火泥,具有阻隔窑火和器物直接接触的作用,使烧出来的瓷器釉色纯正,晶莹润泽。?具放在器物底部的垫饼和垫圈,烧造时具有隔开匣?和器物的功能。垫饼和垫圈上有支钉者,使用于支烧时。无支钉者,使用于垫烧,而椭圆形的垫圈,则是专为水仙盆所设计的窑具。

【陶陶采访报导】(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未解之谜】解决以巴冲突的最和平方案竟然是这样……失落的神器约柜被找到了?!征兆越来越明显,弥赛亚即将降临?
  • 你见过以雕红漆的方式呈现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吗?那是18世纪中期──乾隆时代的一件剔红漆器,安静地陈列在亚洲文明博物馆中,不知当年是哪位达官贵人的书斋砚屏。
  • 清朝康熙年间,有十位大臣制作了一套银杯,闲暇时互相邀请聚会饮酒,是康熙一朝的宫臣雅事。这套酒杯是用白银制成,根据不同的酒量,银杯容量大小不一。杯身镌刻“宫僚雅集”四字,并镌刻乌兽花草等图案,内壁杯底镌刻十位大臣的姓氏字号以及籍贯。
  • 在纸张出现之前,书的形式与材质因时因地而异,与其承载的内容共同展现出古文化的独特魅力。
  • 在人类创造文明的各种器具中,有一件沉默的乐器,奏出人心中无声的韵律。千代之下,我们还能听见它的音乐。然而,它却是小巧,一点儿不起眼的。它就是笔。
  • 从远古到现在,日出日落,月升月落,给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带来了光明,让人安居在大地上。甲骨文中的“明”一边是日,一边是月,日月是上天赐给人的不灭的两盏明灯。要说这大地上最早的两盏灯,无非是日月,这两盏最浩大的天灯了。
  • 西瓜
    台湾故宫博物院正在展示清代历史文书珍品,包括皇帝批示过的奏折,其中就有雍正皇帝对有关台湾进贡西瓜的奏折所做的批示。这让人不禁惊叹,日理万机的雍正皇帝不只管国家大事,连进贡的西瓜也会过问。
  • 铁达尼号
    铁达尼号(Titanic,或译泰坦尼克号)是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英国邮轮,它在一个世纪前的处女航中因撞上冰山而沉没,导致大约1,500人丧生。随着书籍、电影等流行文化的流传,铁达尼号已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船舶之一。不过,很多人可能没看过铁达尼号遇难前后的真实历史画面。
  • 孟秋的金门,依然烈日炎炎,这座拥有战地风光的小岛,历经烽火洗礼,如今处于和平盛世被重新赋予任务,在观光与文化资产保存之间,传递着战地坚忍不拔的精神。
  • 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传授的佛法是在其圆寂千年后,于东汉明帝年间才传入中土的,但根据记录唐代道宣律师与天人问答内容的《感应录》看,周朝时期汉地就已有佛法流传,甚至还有佛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