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用“第三只眼”审视静观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沉静新加坡报导)11月24日下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在新加坡美术馆举行座谈会。300多名观众挤满会场,座无虚席,中间、台边的席地而坐。两侧、后面的一直站着听。在美术馆馆长郭建超和翻译小姐主持下,高行健畅谈了他用美术、文学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的创作理念和心得,其间穿插放映了《八月雪》和《叩问死亡》的戏剧片段,最后回答听众的提问,笑声掌声不断。

美的意境和心像之光

高行健认为,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尊重,但也不是重复,更不是打倒,而是重要的参照。他非常看重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这种独特的审美。“进入意境就进入我的创作中。” 西方绘画非常讲究光源,他把西方光的观念引用到水墨画中,捕捉内心的心像,“在内心、在梦境中,都有一种光的感觉,性灵所在,无处不发光。”

他的画简洁洗炼地表现内省冥想的世界,天人感应,生命的困境和孤独。充满诗意和禅味儿。

你我他,三个不同的角度认识自我

八十年代初,大陆当局发动“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高行健的作品遭批判查禁,当他得知将被送入劳改营时,便逃离北京,在长江流域漫游了十个月。他深入原始森林、人迹罕至的地区,有时走一天也见不到一个人。走着走着,自己开始跟内心的声音说话。讲话的对手变成了“你”,这种形态走到更远,就变成了“他”。在小说《灵山》中,高行健以你我他,三个不同的人称来描绘主人翁。


高行健的作品:潇洒(画廊网页)

他说:“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至少有三个不同的角度,有了这三个不同的角度,那种盲目的自恋就开始销减,那种内心的混乱、妄念就开始销减,对自我认识越来越清楚。”

人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念头,包括各种妄念,怎么办?放下!放不下也得放下。用慧能的话叫“明心见性”。

三个人称的意识在绘画中也有体现,是主观性很强,还是中性的客观?高行健讲,他的方法是凌驾于自身之上的另一只眼——“第三只眼” 审视静观。

冷静的观察者和良心

暴君和牺牲品,上个世纪见的太多了。高行健认为,知识份子、作家首先要争取思想的自由,赢得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利,但社会或政治或权势,到处都要扼杀这种自由。作家要保持自由,首先要自救,要成就他自己。既不做政治权利的工具,也不做政治的牺牲品。

他说:“作家的身份不是一个斗士,也不是一个烈士。更好的作用,更恰当的能承担的作用,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摆脱所有的政治和社会的压迫,冷静独立地观察社会变化,还得去掉各种妄念,冷静地观察自己,唤醒清醒的意识,摆脱各种现实的利害关系,达到一种良心……对这个事件,也对人、自我做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就是文学存在的理由。”

1989年“六四”后,高行健在海外宣布退党,并写了以天安门屠杀为题材的戏剧《逃亡》。大陆当局公开点名批判,开除公职,查封他的住房,所有作品被禁。他对中共那套体制彻底反感,从此,他再也没有踏上故土。

流亡写作使高行健摆脱了滥施淫威的政权重压,冷锐超然地反思,脱颖而出。200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百年来,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

超越新加坡

郭建超馆长问他,您这两天讲我们应该超越新加坡,是什么意思?高行健笑道,新加坡文化界的朋友很多,他们对这个问题思考很深,我的观察应该说是非常肤浅的,但不妨提出一些看法。

新加坡是最小的国家之一,在这样的国家里,民族主义很难有生存的余地。新加坡处在历史的、地理的、传统的、东西方文化、跨国文化的交点上,因此,在这个交汇点上应最具有一个开放的态度,这也是新加坡的有利条件。

他提到本地宗教和谐,“这是知识界、文化界,包括新加坡政府的基本态度,而这种态度下,自然是应有超越的文化艺术。”

郭建超馆长说,超越文化,不是为了颠覆、挑战文化。看了高老师捐赠给美术馆的《昼与夜》,体会到什么是自我,什么是自由。让我们超越新加坡。(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1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十五日电)和华人首位诺贝尔奖得主高行健合作“对话与反诘”、“逃亡”、“生死界”等作品的法国马戏剧场先锋菲力普‧高达(PhilippeGoudard),在高行健的推荐下,和台湾戏曲学院综艺团合作演出“漂流马戏集”;高达希望透过这计划让观众发现“马戏的本质”,看见“马戏表演者的灵魂”。
  • 正如中国电影人一直想拿却从未得的奥斯卡金像奖,中国文人也有很深的诺贝尔情结。然而百年来,具有五千年历史、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竟险些剃秃挂零,1988年5月,沈从文溘然长逝,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直到2000年高行健摘取了桂冠。
  • 舍维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古迹,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家庭住宅。这座城堡座落在法国中部罗亚尔河岸的一个美丽山谷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展示着过去法国家庭生活的样貌。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国立台湾博物馆举办“捷克城堡与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欧洲中世纪城堡台湾巡礼,有近百件捷克珍贵文物精彩亮相。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