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手札

北市大同.贵德街.迪化街

最近从新闻得知,台北市文化局文资审查会议,建议指定大稻埕贵德街的陈天来故居“锦记茶行”为市定古迹,这期间刚好又读到山友小周兄写他在迪化街老家的故事-《永乐町六十六番地》(注1)。这新闻及这文章勾起了我两年多以前,走访贵德街及迪化街的旧记忆。

贵德街,长度只有短短的0.5公里,街道宽约4公尺,乍见这条街时,会以为只是一条后街小巷,很难想像,一百多年前,大稻埕的贵德街是台北最早的洋楼街。

清末刘铭传主政时代,板桥富绅林维源、大稻埕茶业钜子李春生共同出资辟建贵德街,当时的贵德街,称为“建昌街”(贵德街北段)、“千秋街”(贵德街南段),官府机构如电报学堂、邮政和电信支局、警察分署、税务检查所等都设于此地,英商德记洋行、荷兰领事馆、美国领事馆都集居于这一带,富商巨贾李春生、辜显荣、陈天来都在这条街及附近建造豪宅。如今的贵德街上,旧建筑已不多见,唯一屹挺于这条老街的巨宅,仅剩陈天来故居,还有两栋已被列入古迹的“千秋街店铺”而已。比起迪化街,贵德街显得落寞许多。庄永明先生着的《台北老街》,以“没落的贵族”来形容贵德街。

陈天来故居位于贵德街73号,建于日据时期大正九年(1920年),正值大稻埕茶业出口的繁荣时代,当时陈天来聘请厦门师傅兴建这栋三层楼豪华洋房,模仿厦门一带中西合璧的风格,采欧式的古典立柱及大拱廊、泥塑的雕饰、拱窗,两侧搭配凸窗塔楼,格局华丽气派。陈天来,是大稻埕茶叶钜子。光绪17年(1891年),才20岁的陈天来创立“锦记茶行”,从事茶业制造、贩卖,把握住当时台湾茶叶外销的黄金时代,成功开拓南洋市场,将台湾茶叶销往东南亚各地,事业经营有成,而成为巨富。



陈天来故居(市定古迹)

贵德街与西宁北路86巷交会口的“李春生纪念教堂”,则是刘铭传时代邮政支局的旧址。李春生,出生福建厦门,自幼穷困失学,后来受洗于基督教,学习外语,成为从商的利器,后来成为英商怡记洋行厦门地区负责人。同治七年(1868年),李春生来台,担任英商陶德(John Dodd)手下的买办,陶德来台拓展茶叶贸易,多靠李春生居中连系。

后来李春生独立经营茶行,成为洋行以外最大的华商茶行。茶叶成为北台湾出口大宗,也带动北台湾经济繁荣,间接促成了台湾政治版图的重心由南向北移转。当时人称李春生为“番势—李春生”,意指靠洋人而得到财富及声望。

李春生为虔诚的基督徒,事业成功后,积极协助教会扩广基督教,例如中山南路、济南路口的“济南基教长老教会”(市定古迹),就是李春生所捐建的。

“李春生纪念教堂”对角的建筑物旧址,是另一位茶业钜子吴文秀的故居,洋楼已拆毁,消失无踪。吴文秀,台北人,毕业于厦门学海学院,学得一口流利英语。毕业后返台,与父亲经营自家茶叶生意,后来创立“良德茶行”,从事茶业贸易而成为巨富。吴文秀较特殊的另一个身份是“兴中会”的会员,是第一个加入兴中会的台湾人,以华侨的身份赞助中国革命。光绪26年(1900年),孙中山先生来台时,吴文秀曾负责接待。



李临秋故居

李春生或吴文秀,距离我的年代,都已经有点遥远,我只是透过资料认识其人其事而已。贵德街附近另一处较吸引我的地点,是离“李春生纪念教堂”不远的一间不起眼的二层楼旧屋,地址为“西宁北路86巷4号”。这条巷里的一排旧屋,外壁都已改贴磁砖,惟独这一栋的二楼仍维持旧貌,陈旧的红砖及木窗,更显得落寞寂寥。这屋子是李临秋的故居。

李临秋是台湾歌谣《望春风》(注2)的作词者。《望春风》创作于日据时代昭和8年(1933年),由李临秋作词,邓雨贤作曲。李临秋创作这首歌时,才25岁。根据李临秋晚年的回忆,他作词的灵感来自西厢记里的一首诗:“隔墙花影动,疑似玉人来。”《望春风》描写少女们情窦初开,心动又羞涩的情怀。后来,被广泛引伸为被殖民的台湾人民盼望春风的一种心理象征。几年前,台北市政府与联合报共同举办《歌谣百年台湾》与《百年十大金曲》活动,《望春风》被选为台湾百年歌谣的第一名,也获得最多民众票选最受欢迎台湾老歌的冠军。

我从小就会唱《望春风》,这首歌伴着我走过四十多年的岁月。站在《望春风》作词者的故居前,心情有一种格外的感动,这不只是书上读的历史资料而已,而是来自于自己生活经验的连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



大稻埕霞海城隍(国家三级古迹)

迪化街,在贵德街附近,两条街相互平行。迪化街远比贵德街热闹多了,至今仍是著名的年货大街。迪化街,原本只是晒稻谷的大埕,咸丰元年(1851年),林蓝田来此地建造了第一家店铺。咸丰三年(1853年),艋舺(万华)发生泉州人内部“顶下郊拼”的械斗,间接促成了大稻埕的发展。当时械斗败阵的下郊人(泉洲安溪、同安人)放弃了艋舺的家居及地盘,在林右藻的率领下,集体迁居至大稻埕来,在迪化街建立起街市。下郊人祀奉的神祉“霞海城隍爷”也跟着迁往大稻埕。

大稻埕霞海城隍庙建于咸丰六年(1856年),三年后完工,庙内祀奉霞海城隍爷,并祭祀当时迎灵来大稻埕途中遭顶郊人(泉州晋江、惠安、南安)袭击而遇害的38位义勇公。霞海城隍庙现为国家三级古迹,是见证大稻埕发展的一栋重要的历史建筑。

大稻埕的发展,虽然晚于艋舺,但躬逢同治元年(1862年)淡水开港的时代,洋人贸商纷纷来到台北寻求商机。艋舺人保守,排斥外国人,因此外商多选择在大稻埕落脚。刘铭传建设台湾的时期,艋舺人又排斥铁路,于是台湾第一个火车站设置于大稻埕。再加上淡水河日渐淤积,艋舺做为港埠的地理优势又逐渐消失。艋舺灿烂的繁华岁月,终于被大稻埕所取代。



盐馆(市定古迹)

辜显荣的“盐馆”豪邸,位于离迪化街不远的归绥街303巷内,临近淡水河。这栋两层楼的洋楼建于大正9年〈1920年〉前后,坐东向西,面向淡水河码头。当时辜显荣取得盐业专卖权,以这里为办公处,故俗称为“盐馆”。这栋洋楼为西洋文艺复兴后期的风格,外墙贴浅色系面砖,女儿墙及拱廊上方则饰以浮塑,整体而言,建筑朴实而典雅。目前“盐馆”已列入市立古迹,现址则供“荣星幼稚园”校舍使用。

迪化街是台北市内最具特色的一条老街。历经一百五十年岁月,老街不免出现新旧杂陈的建筑风貌,但风味依旧在。走在迪化街上,可以看见从清代至日据时代不同时期的建筑风貌,而主要的建筑样式是大正九年实施“市区改正法”后大量兴建的西洋巴洛克建筑风格。我对建筑样式并不熟悉,无法一一分辨,一栋建筑物是属于何种建筑派别,或是何种派别之间的相混合,但看老房子,古朴的外观,典雅的雕饰,自有一番感动。

我更好奇的是每一栋老房子建筑背后所蕴藏的人文故事。我读小周兄的《永乐町六十六番地》时,又重览我从迪化街拍回来的老房子照片,心中特别有感触。每一栋房子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家族故事,无论是姓陈、姓李、姓林、姓辜、姓周或姓黄;家族或显赫,或卑微;故事或可歌可泣,或平凡平淡。而岂止是贵德街,岂止是迪化街而已?台北城两、三百万人口,多少房子,隐藏着多少家族故事?倘若能被一一娓娓细诉出来,或许便能够连缀成一篇壮阔动人的史诗。

旅游日期:2004.05.26 (写于2006.12.18)

注1:《永乐町六十六番地》网址:

http://yourdonchou.blogspot.com/2006/11/10110079101101-1895-john-dodd-20-1949.html

注2:《望春风》歌词:

望春风

 独夜无伴守灯下,冷风对面吹,  

 十七八岁未出嫁,见着少年家。  

 果然漂致面肉白,谁家人子弟,  

 想要问伊惊歹势,心内弹琵琶。  

 思欲郎君做尪婿,伊爱在心内。  

 等待何时君来采,青春花当开。  

 听见外面有人来,开门该看觅。  

 月娘笑阮戆大呆,被风骗不知。



行旅图

——本文转载自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http://www.tonyhuang.idv.tw/ @



老街上的老屋。



旧屋新用。



屈臣氏大药房,只剩空壳而已。不知别来无恙否?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