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菊:揭开画皮 (四)

吴菊 彭功延 文子

标签:

【大纪元10月20日讯】6、探讨人与世界关系的哲学意义

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我们并不想因此探究倒底是人决定世界,还是世界决定人。“决定”二字根本不适于涵盖人与世界关系的意义,更不能把对这样一个荒唐的问题作怎样的回答作为超乎一切学术观点的根本原则问题。

事实上,自从人产生以来,世界就不断地按照人的意志改变着模样。尽管如此,人在世界面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能实现完全的、绝对的自由,都要受到世界的约束。人们改造世界必须以尊重世界为前提,要驱之以道、使之以理。同样,尊重世界也不意味着人们在世界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都在日渐增强,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温存。

人认识世界和人改造世界两个方面概括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部含义。人作为这个关系体系中的主动因素,处于更为关键的地位。人认识世界和人改造世界是人特有的能力,而人的认识能力则处于主导地位。认识是人们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

研究人与世界关系的意义,就是为了总结人与世界关系的历程,突现认识的特殊地位,并解决人的认识机制问题。这也是哲学、特别是纯粹意义上的哲学的根本目的和归宿。

以往的哲学,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政治哲学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相反,它们在人的认识史上都不同程度地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它们的特点都是过分相信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把它奉为天条真理、金科玉律,以致迷信它们的人们根本不去想、也不允许别人去想这些观点也是人的主观认识,其正确性也具有相对性,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别是这些哲学与宗教势力、政治势力结合在一起,他们以“正统”压制“异端”,大肆进行愚民宣传,恶毒排斥新鲜空气,疯狂打击迫害进步势力,其危害之大无与伦比。

也可以说,人们的认识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人们的认识固然受到人们的认识手段、实验条件等的限制──这是正常的。更可怕的障碍来自于人们的认识内部,来自于人们僵化保守的思想意识和鄙视、排斥、打击、迫害进步思想的组织体制──这是人为的、反常的,是人们必须注意克服的。

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起蓬勃向上、不断推陈出新的认识机制。它不是哲学研究的直接结论,却是哲学研究的必然结果,它是关于认识的认识。认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的地位,认识的特点,丰富、发展、检验认识的途径和手段,阻碍认识发展的因素,促进认识发展的政治思想条件等。

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我们不必重复我们的观点,相信读者已从上面发现了我们对上述问题的答案。

认识具有向“正确轨道”回归的天性。错误的认识不可避免,也不见得十分可怕,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一定会造成重大危害。健康的政治环境就是确保言论自由,它具有无可争议的纠偏机能。牢牢把握认识的方向,认识自然,认识人性,改善人们的物质条件,和协人们的相互关系,共同增进人类的福祉。唯此,认识无忌禁。我们呼吁:高扬认识的大旗,解放思想,广开言路,和平争鸣,自由取向,倡导科学,实行民主,事实检验,修正错误,尊重知识,大办教育。

哲学的第二层次的问题才是关于世界、关于人的具体看法,而这些看法还要经常回到认识机制中去修炼。

也可以说,认识机制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其他问题是次要和辅助的问题。没有任何问题其哲学地位超越认识机制。以其他问题压制认识机制是本末倒置,是哲学的痴迷。

二、物质──意识哲学体系的谬误

按照我们的观点,关于世界本质的看法问题是哲学的第二层次的问题。尽管如此,我们也赞成(客体)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把物质定义为“客观存在”,既然能被感知,莫不是客观存在。关于世界的物质性问题上,一般不会引起其他不同看法。否认世界的物质性存在,等于直接否认人自身的存在,这是一切精神正常的人所能理解的。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十分发达的今天,再煞有介事地讨论世界是否是物质的问题显然有故弄玄虚、装腔作势之嫌。

尽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它不恰当的以物质决定论为主导的哲学观给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所带来的混乱是严重的。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根本无心也无能于物质的深入研究,物质的概念最终被一种主观的政治学说所玩弄。

另外,马克思主义还对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作了探讨,我们认为这也是必要的。但马克思主义显然只从人身上发现了意识,又只从人以外的世界发现了物质,这才有了马克思主义物质、意识的分离和对立。

1、意识、物质

由于马克思主义指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使得人们对物质的把握比较容易。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指明意识的“唯一特性”是什么,或者说它没有指明人们应当如何把握意识的存在或者不存在。

关于意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有两条含义: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可以认为这两条见解基本是可以接受的,但却过于失之简单。

我们认为,人是物质和意识的复合体。显然,物质不是人的独有特性,那么意识是不是人的独有特性呢?当然不是。意识不可能是人脑产生的什么不可名状的精灵。

构成人体的物质我们通常称之为有机物,自然界的其他蛮荒物质我们称之为无机物。如果我们把人的意识称之为“有机意识”,我们相信自然界中必然存在着那么一种简单的“无机意识”。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以多种方式和强度对周围其他事物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又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效果,并固化在其他事物上,这就可以认为其他事物已经具有了记录这一事物存在的“意识”。它与人的意识相比,不仅是简单的,而且是外在的。意识的本质就是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留下的物理化学印记。没有相互作用及变化,无论怎样的存在都不可能给他事物留下自己存在的意识。不理解意识的这一本质,只承认人有意识,否认意识的普遍性,与只承认自己有意识、否认他人有意识是一样的狭隘。

人的意识的产生是这样的:外在事物的影响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先在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地产生物化感应,然后感觉器官通过神经纤维把这种感应传递给人脑,并在人脑再次形成一个物化记录,这就形成了意识。当然,人关于自身的各种感受也会形成意识。人感受事物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直接接触──人身上布满了具有感觉职能的神经末梢,二是通过光、声等媒介的间接感受。尤其是借助光通过人的视觉器官感觉到事物最多,也最准确。尽管如此,宇宙中表明事物存在的许多信息介质是人们无法直接感受的,甚至人们至今还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人的意识是高级意识,还表现在人脑能对人感觉器官感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意识进行意识加工和处理,使意识的质量再上等级,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存在的状况及联系的特性,直至产生一个控制身体运动的意识,使人体有意识地运动。这个过程是奇妙的,但它并不神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也是物质的机能。特别有意义的是,电脑、机器人这些无机物质已经能够模拟人的意识。尽管电脑的工作原理与人脑不同,尽管机器人在许多方面无法与人相比拟,但它们的出现对于人们加深对意识本质的认识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者至今仍孤立地从人的角度看待意识,苛意强调电脑与人脑的不同,以致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的认识一直裹足不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着神秘主义色彩。

我们把意识的本质解释得如此简单,可能在许多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这甚至要比当初把人体的物质本质等同于一般无机物还要令人感到震惊。人的意识的确是复杂的、不同寻常的,而人的物质本体只能说更复杂、更奇妙。人的物质本体已不再神秘,相信人的意识也不会长期神秘下去。二者统一于人体,又必然同时具有普遍意义。或者说,世界既是物质的,同时又是意识的。物质表示存在,而意识表示各存在之间发生过相互作用的信息。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信赖于人的意识但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其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它蓄意强调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并特别指明“不信赖于人的意识”,实际上却成了以人的意识为标准,一刻也绕不开人的意识。第二,“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立意,没有注意到人的意识的反映机会和反映能力是有区别的,而且人的认识能力又是不断进步的,这就把物质打入了主观的和历史的范畴,脱离了物质“客观实在”的本质。使用这样的物质概念,使得人们往往比较容易接受一般物质存在的事实,而对一些特异物质现象──常常只能被少数人的意识所反映──则不能正确对待,不承认它们的物质本性,甚至将它们打入“唯心主义”的冷宫。

从现代科学的经验来看,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实物质,如各种实体物质;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我们称之为虚物质,如各种物理场。对实体物质的研究我们已经走得很远,但对虚物质的研究不过刚刚起步──尽管现在已取得不小的成就。从现在科学的研究成果看,虚物质是由实物质发出的,含有实物质存在的信息。虚物质和实物质的存在和运动特性是有重大区别的,这在宇宙天文学的观察中可见一斑。一颗星体,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宇宙中仍然以虚物质的形式保留着它以前存在的信息,人们通过某种方式还能感知它的存在。这种信息就是它的“灵魂”。它是物质性的,当它对其他事物产生某种影响时,它又是意识性的。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质和意识是截然分离的,而意识所指的要么是人的意识,要么是神的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否定了神的存在之后,意识仅指人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对于前者,马克思主义并未明确指出物质究竟决定意识的产生还是决定意识的内容。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似应理解为二者兼而有之。对于后者,其含义包括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并且,前者是唯物主义的核心,后者有点向唯心主义渗透,是对唯物主义的“辩证”。

马克思主义显然没有正确把握意识的本质,因而过分地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我们看来,物质和意识是统一的,因此,无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但相比之下,以“意识决定物质”为特征的唯心主义的错误更加明显,而以“物质决定意识”为特征的唯物主义的错误则比较隐晦。马克思主义正是以揭批唯心主义的错误来反证唯物主义的正确,其实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论证无聊得要命,而且牵强附会。它将意识仅看作人或神的属性,然后问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在先谁在后,或者说谁是谁的产物。显然,神是不存在的,而人是“后天”的,于是得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结论。它宣称坚持这一观点的就是唯物主义,相反就是唯心主义。并抓住唯心主义的纰缪,大肆进行抨击,以此树立唯物主义。

至此,远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它还要继续分析谁决定谁。与“第一、第二性”相联系,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物质决定意识”,在此基础上再补充说“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事实上,无论“决定”的涵义是什么,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到“物质决定意识”的理论基础都是不存在的,极其缺乏有机论证的环节。试看马克思主义为 “物质决定意识”论所找的四条证据: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四、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前两条反映了意识的起源,后两条反映了意识的本质。

实际上,即使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思路把意识看成是人脑的机能,仍然不能得出“物质决定意识”的结论。第一,物质并不决定意识的产生。尽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有物质存在的地方却不一定有人的存在,因而更谈不上人的意识。事实上,宇宙中物质的存在是普遍的,而人的出现却是偶然的,甚至地球上人的出现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第二,社会的主体是人,意识又是人的根本特征,因此,“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只能理解为“意识同时又是社会意识的产物”,这也否定了只有物质才决定意识的主旨。第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表明了意识的内容与客观存在之间不存在什么对等关系,既然如此,何敢用“决定”二字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因此,“决定”之说本来就子虚乌有。

我们称马克思主义是把意识看作是人的根本特征或者说是人的抽像对等物是不冤枉它的,而且还帮它解了在物质──意识体系中寻找人的位置之围。既然如此,那么,作为(个体)意识对立面的内容显然不只有物质,而且还有(其他个体)意识。除非把整个人的社会作为一个意识整体去看待世界,才会有单纯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但这种极端的情况并没有多大意义,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中也流露出它并不是这样的态度。

假如我们把物质理解为客体世界,把意识理解为人,那么所谓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就如同我们所谓的客体世界和人的关系。客体世界和主体世界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因此,即使把意识理解为人,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关系构成上也是片面的、不完备的。

既然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归结到世界与人的关系中,我们就会发现被马克思主义视为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处于从属地位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论才真正应该处于物质──意识关系体系的核心,并从“反映”和“改造”两个方面完整地涵盖了物质──意识关系的全部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的命题是强加的,是反自然和非客观的。(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揭开画皮》揭中共马列邪教伎俩
吴菊:揭开画皮 (序言)
吴菊:揭开画皮 (一)
吴菊:揭开画皮 (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