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集

李野:再评中共之三——计划生育(中)

【大纪元1月30日讯】三、逆向淘汰

前文我们讲到了“计划生育”使我们性别比例失调,使我们加剧了老龄化的社会压力,而更可怕的是,它还会将我们民族的种群,进行反自然的逆向淘汰。

“逆向淘汰”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将好的去掉,将坏的保留(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大体意思还是可以比较直观的反应出来)。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前文中我列举的,中共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的讲话。他说在农村可以生1。5个孩子和两个孩子的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9%和9。6%。再加上占总人口1。6%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共有64。1%的人口,是不实行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的。那么这些可以生更多孩子的人,在中国是处于什么状况呢?是处于经济上相对落后,生活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较差,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方。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在条件较好的地方的人要人为的少生,反而客观条件差的地方却可以多生(本人在这里绝对没有歧视农民的意思,只是想借这个客观事实说明“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合理性)?

众所周知,人口素质取决于两个大的方面。其一是要保证新生儿本身身体上的健康,也就是保证人的自然素质质量,体现在各器官发育良好没有先天缺陷和残疾。其二是要保证人要可以充分接受后天培养,这是保证人社会属性素质的良好发育。当这两方面都搞好了之后,人口的素质也就自然的上去了。

可是在医疗卫生条件差的农村,在知识匮乏(中国人的性知识全民都很匮乏)的人群中,首先就很难保证新生儿的先天素质。而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的差,也直接影响到人的后天培养(有人会列举,很多重点院校的优等生是来自农村的例子,来抨击我的说法。可是这只能说明在应试考试中的结果。另外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我们要从全国的整体的角度去看。毕竟多数高等人才是来自城市,毕竟大多数农民,在各个领域里确实被甩到了后面。虽然,造成农村的落后也是人为的,也是共产党统治造成的,但是这个问题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我们现在仅以目前的客观情况来说明“计划生育”这个问题)。那么让有这么多不良几率的人群,有更多的生育机会。对整个国民素质的影响是很大的。会从整体上拖住全民素质的提高。

另外,其中还有一个更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是中国农民固有的留恋土地的情结。这个情结使农民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就算现在打工的兴起,农村大范围的流动人口总数也没有超过两亿,而我们一共有九亿农民)。这样的事实,造成了农村青年的择偶范围较小。经常是前村的青年与后村的青年结婚(这种情况相当普遍,而且越偏远的地方就越是如此)。这个情况在遗传学角度上来说,绝对不是什么一个好的现象。大家都知道,近亲(近血缘)繁殖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世界上一些濒危物种,我们都是千方百计地使它们的种群扩大,目的就是为了拓宽它们的遗传基因谱,以达到不让其退化灭绝的。否则,一旦低于某种临界点,一个物种也就会消失。人也是自然界里的一种生命,自然也逃脱不了这个公平的自然法则。理论上讲,血缘越远生育的后代越好。而上面说到的,农村青年择偶面窄,显然是与这一自然法则相悖的。长此以往,势必也会造成我们民族的退化。因此,让这部分人群有更优越的生育政策,显然也不是很合理的。

还有一种我们经常看见的危机,也是与逆向淘汰有关。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白血病是一种“绝症”,一旦得上很难彻底治愈。以目前的医学技术,唯一有可能治疗或者说长期延长患者生命办法,就是移植骨髓干细胞。这样的成功手术在国外也已经很普遍。但是在国内的患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为什么?是因为“计划生育”。

人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的移植,都存在异体排斥的问题。因此我们输血需要找血型一致的来输。这个骨髓干细胞也是一样,不是什么人的都可以直接用的。也需要找到能匹配的才行。而大自然本来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那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甚至我们的子女。而提取骨髓干细胞的黄金年龄段,一般是在18—55岁之间。也就是说,最理想的捐献者,其实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们。可是“计划生育”使我们没有了兄弟姐妹,因此也就断送了得上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地中海贫血、重症放射病等一系列疾病的人,简单的生还或者延长生命的途径。因为到骨髓库里去寻找匹配的干细胞,成功的概率跟中六合彩差不多。而且即便是找到了,普通人又有多少能够支付起这个费用呢?从这一点上来说,“计划生育”实际上是在变相的淘汰我们自己。

还有一个发生在中国大陆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因“计划生育”而引起的,那就是晚婚晚育。这个“晚婚晚育”从医学和遗传学甚至教育学的角度上说,对人类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根据现代医学结论,人体男性在18周岁就完成了所有的生理成长发育,女性在16岁就完成了这一过程。因此很多国家的婚姻法,也将这个年龄定为法定婚龄的底线。但是这个尺度只是从生理角度的判定,而人还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社会属性,因此要达到生理和心理全方位的成熟,还需要再后推一段时间,具体多少因人而异。但仅就生育这个问题,医学专家的结论是,女性在24—28岁这段时间,是生育的最佳时间(该知识来源于,当初我在中共计生委学习班的学习,生孩子之前“合法”的准父母都要去的)。这个时期的母体,能最大限度地为胎儿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而晚婚晚育的后果就是出现高龄产妇。还是来自于当年的学习班,记得老师说了很多高龄产妇生育的严重后果,对母亲和孩子都是十分不利的(具体的记不清楚了,不过所有成年人都会有这方面的常识)。既然大家都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且后果还很严重。可为什么共产党明知道不对,还要鼓励引导大家都变成高龄产妇呢?正常的解释就两个,要么共产党颠倒黑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人民死活(将人口减少到其认可的程度,以减少包袱)。要么就是共产党为我们民族的退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来毁掉我们中国人。

以上列举的,环境条件差的地方放宽生育政策;近血缘关系的生育政策门槛放低;人为破坏基因谱,降低个人抵御疾病威胁的能力;人为引导生育走向高龄化等几方面问题,其实就是共产党在人为地,破坏中华民族的繁衍和生存的能力,是一种逆向淘汰。而该范畴的危机绝不仅仅限于上述四点,只是因笔者的知识有限,不能一一列举罢了。这种罪行对我们民族的危害,是最恶毒的也是非常深远的。

四、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是不是有点扯远了?“计划生育”都能跟中华文化拉上关系?各位请听我细细道来。中国传统经典里,首先强调的是“孝”。而在讲到孝的问题时,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听我说到这,那些一直在大陆生活,并且已被彻底洗脑的“知识青年”,就会说我是个封建的土老帽。都什么年代了还想着这些传统糟粕。我想说这些话的人,请你们先耐一下性子,听我把话说完,看看到底是我土还是我说的有道理。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人一生之中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什么是根本呢?对于普通人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的父母。因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所以我们永远也不应该忘记他们。而一方面,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人,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们的行为。什么行为?这里指的就是,生我们的这个行为。那么我们用什么来行动来表示,我们不忘记这个伟大的行为呢?就是也要去生育我们自己的后代,好让我们的家族以至于民族,能够源远流长经久不息。

再仔细的归纳一下就是,圣人们当年的意思,绝对不是后来共产党所污蔑的那么狭隘(就是为了接户口本为了传宗接代)。而是用一种道德标准,去约束天下所有的人,关爱长辈关爱生命,并且把生育繁衍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人类还是比较脆弱的。看一看中国历史,在东汉中叶全国人口曾经达到了5000万。可没过几十年,在三国混战的时候,就已经减少到了1000多万;再看看世界历史,中世纪的黑血病,曾经至少夺去了当时欧洲一半人口的生命。如果我们的祖先,不高度重视生育问题,如果不教化我们关爱生命的话,我想现在我们都没有机会在这里叫喊了)。而且这个问题在今天,仍然有其实际的意义。看看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没有人为的限制过,本民族人口的发展,更没有实行强制生育政策的政府行为(包括比我们更拥挤的印度、日本)。恰恰相反,很多国家还在鼓励适龄人口生育。而且纵观当今世界,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位列主流行列的,或者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其最共同一致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口大国。我们中国能取得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地位,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因素,就是我们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我们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多次外族入侵的事件。有些时候甚至在领土上被完全消灭(元、清),但是我们的民族没有被灭绝,反而同化了敌人,并且还保留了复国的机会。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我们民族数量上的优势。所以以现在的视角来看,当年圣人说的这句话,不但不土而且是应验了两千多年的真理,是很有远见的。

现在的“计划生育”,就是要走一条背离祖先传统的道路。并且这条路也同时违背了现代法理和人权准则。而“计划生育”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还远不至此。如果“计划生育”继续执行下去,在不久的将来,“伯伯”、“叔叔”、“姑姑”、“舅舅”这些人际关系将彻底消失。我们的子孙在读历史小说的时候,就只有借助图解,才能搞抽像的清楚里面的人物关系。而可怜的他们,在自己的父母去世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能够与他们共同回忆过去的亲人。他们会一个个孤独的度过生命的后半段。也因此,中国人用几千年时间,创建的社会结构将彻底毁灭。我们中华文化的“家”核心,将会随着家庭成员的缺失而自然消失。那时的中国社会就会完全改变,我们也就彻底中断了与本民族历史的实际联系。

本来“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成人之美”这些成语,是我们民族所推崇的道德标准。可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出现,我们新生代的独生子女,已经逐渐变成了“懒惰”、“自私”、“冷漠”、“孤僻”的代名词。就拿我三岁的小女儿为例,我曾经问过她:“如果将来再给你找来个弟弟或者妹妹好不好”?她回答说:“好”。我又问:“但是有了弟弟或者妹妹之后,你吃苹果的时候就要分给他一半”。女儿回答:“她要敢抢我的,我就杀死她”。这是多么可怕的声音。

不过,我想如果我真的再有一个孩子,她是不会真的去杀的。因为她的年龄还处在,只会说不会做的阶段。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当比她更小更脆弱的生命出现之后,她也会去本能的关爱,而且他们会在相互嬉戏玩耍的岁月里,因从彼此那里得到的美好幸福,而忘记少吃一半苹果的损失。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我觉得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就是小时候在奶奶家,跟其他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玩耍的童年时代。我们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和食物,但是还是觉得那个时候真的是很幸福。我还算幸运,虽然我的妈妈不能为我提供兄弟姐妹,但是至少奶奶和外婆还可以提供。可是现在的孩子,连他们的奶奶和外婆们,也已经不能为他们提供玩伴了。

人从自然角度说,应该是喜欢群居的(城市和村落都是自然形成的)。从社会角度说,人也是需要广泛交流的。可是现在的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失去了这样的环境。而且没有了童年时的集体游戏过程,对人的心理成长、个性培养、道德修养、互助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育成熟是极为不利的。再加上前文所述的,将来择偶面成几何级的缩小,我们的基因库也在不断萎缩。先天后天同时塌陷,离我们亡国灭种之日也就为时不晚了。而最令我痛心的就是,我们的祖先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他们怕我们糊涂,于是在书本里记录了下来,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我们也按照这个答案,认真地执行了两千五百年。历史证明,这是千真万确的东西。可我们今天却要仍掉它去走向毁灭。也由此可见,文化的兴衰对一个民族是多么重要啊!

五、人工强制流产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男女平等已成为世界共识。这个男女平等这一问题,笔者的理解是,决非一刀切的绝对平等。因为男女本身差异很大,不可能以简单的标准平等绝对化。比如男女在力量上的差异,在耐力上的差异,就绝对不能按照同一标准对待。这个平等更应该是一个意识上的平等。我们都是同类,只因自然造化使之有别而已。因此我们要互相关爱互相尊敬,男女和谐人类之大幸。

如上所述,女人在生孩子的问题上是享有专利的。而且她们在这个事情上,付出了我们男人无法体验到的痛苦与艰辛,她们为我们人类的发展繁衍,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是绝对值得我们男人尊敬的。

生孩子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如果详细描述讲解,恐怕也能写出不止一部《红楼梦》那样规模的篇幅。这个过程是需要女人,用身体的各个部分全力投入才能完成的。而且正因为这样,这个过程也是影响女人身体健康的重要事件。很多专家的文章里都描述过,女人虽然平均寿命长于男性,但是女人生命最脆弱的时期之一,就是妊娠这段时间。我们也经常在艺术作品里见到,医生询问家属是保大人还是小孩的情节,这就是对这一危险情况的具体描述。

天下万物的母亲莫不如此。而人由于大脑发达,使之头部与生殖器之间的比例,严重的不相称,从而使人类母亲的危险,明显高于其他母亲。而且不单分娩对女人生命的威胁很大,在整个妊娠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对她们有着巨大的影响。“人工流产”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事。我们平时都没怎么重视过。其实人工流产对女人健康的伤害也着实不小。因本人并非专家,所以就不详细阐述,但为了说明主题还是要略提一二。首先,“人工流产”就是人为的终止妊娠。虽然受精卵(或者叫胚胎)是取出来了,但是女人的身体的所有机能,还是按照原来的自然规律在继续运行。身体的各个部分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侦察”到妊娠结束,它们才会逐渐恢复常态。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假预警”。而且由于人类的性行为不同于其他物种(其他动物只是为了生育而交配,人现在发展到了为了性欲而性交),往往一生中会频繁受孕。要是在其他的国家里,女人可以自由的选择生下孩子或者流产(也有伤害,但是那是自我选择的,正常人是知道后果的,选择了就是表示接受后果)。可是在中国大陆,只能无条件的选择人工流产(生过一个孩子,或者是没有准生证的时候)。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频繁人工流产,也就会频繁的改变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这种“假预警”发生的多了,就会引起身体的系统紊乱)。那么这些外伤和内伤的积累,必将会影响到女人的身体健康(因为这种强制流产,是不享受法定休息假期的。往往是离开手术台,就要马上投入到工作中。由于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专门的呵护,感染、并发症也就会很容易产生)。甚至导致一部分女性终身失去生育的能力。可以想像,那一定是一种很难过的滋味,尽管我们可以不生,但是我们不能没有这种能力,因为这个是人人都有的与生惧来的本领。

可是共产党在宪法里,高喊着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在现实中却不顾女性健康,广泛的强制的采用人工流产。据说还有工人流产怀孕5个月以上孕妇的事情。这跟在活人身上摘走器官的性质也就差不多了,而且这也就是实实在在的杀人(5个月以上的孩子,应该已经有人的特征了)。难道这就是“保护妇女儿童”?(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