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望南春与冬(30)

朱执中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9日讯】这一天,茂林家第一次从石虎镇买回来五十一匹布,终于拉开了李朗十年布货郎生涯的序幕。茂林年青时想从商的意愿因故未能实现,今天,儿、媳这一代开始把它变成现实了﹐那种内心的高兴,外人是不易察觉的。在兴奋的同时,他们悬着的心也不时上上落落,耽心生意的前景会是怎么样呢?毕竟那四百八十元的小本投资,是从多方面凑成的,而且从正道得来的每一个铜板也得花上两分力气和心血,何况那两三块钱就可买一百斤谷的年代,对贫穷农家已经是一笔不小的钱。千万不能让它泡汤,也就成为乡下贫家从商初始的普遍心愿。因此,他们在商务活动的初期,总是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好在,生意的开始,顺畅得令李家两代出乎意料。那天,当李朗、淑贞挑着沉沉的布担下了村渡,上百双乡亲的眼睛,无不朝着他俩张望,一下子便议论纷纷,男子挑担卖布,还有个过门才两月的美丽新娘作伴支持,当下便成为船上令人惊异的新闻。落了村渡,在回村西的路上,不论村外,还是村内,凡是遇上这对满挑着四筐新簇簇布匹的年轻夫妇的村民,无不止步观望,有些妇女还相跟着问:“阿朗,你们挑的布是卖的吗?”“是呀。”“什么时候才卖?”“你什么时候来我们就什么时候卖。”这一来,不出三两个时辰,“茂林儿子卖布啦!”“阿朗要当布货郎了”这样的经济消息,便在一千多人口的望南村很快地传开了。

  谁料,好事来得真快。当他们挑布回到家,洗了脸,喝过杏儿熬得稠稠的绿豆甜汤,又合手合脚,用一块三四尺宽的床板,两张长条凳,在小厅左边装起一个临时布架。李朗把筐里的布一匹又一匹传给淑贞,她按照布的颜色、价钱,分类地一叠又一叠地堆起来,幺女汝珍作嫂子助手,也帮着挪这挪那,不多久,新买的五十一匹布便层次分明地陈列在“货架”上。

  坐在角落抽水烟筒的茂林,一直凝视着儿、媳传布、接布、叠布的连串动作,心中涌起阵阵欢乐。一见布已叠好,他靠好烟筒,霍地站起来高声地说:“嘻,我家传了几代的这间小屋,今天可变成布店啰!”说罢他率先哈哈地大笑起来,一下子逗得全家子都笑将起来。坐在脱了色靠木椅上的杏儿也笑着说:“你这个作爹的,几十年来都梦想着做生意,可惜做不成。如今,儿子、媳妇开始做了,你就给他们安个店名吧!”茂林真的沉思起来,一会儿说道:“有了,就叫‘朗记布店’吧!”“好哇!‘朗记布店’,跟哥的名字连起来了,挂上吧!”汝珍乐得鼓起掌来。李朗说:“看你这小丫头,连店子还没一间,怎么挂牌。”

  正笑着,一个中年农妇走进屋内说:“阿朗大侄,听说你卖布了,现在能买吗?”杏儿忙招呼她坐下说:“川嫂,你干吗急着买这布?”她说近日秋风起,天气一天凉过一天,家里那三个小的,袖缩裤短,想买丈把布给他们各做一套,可就忙着耽搁了到大墟去买,今儿就近,买回去赶着给他们做,免得受凉。李朗问妻子怎办,淑贞说:“为婶娘应急,就卖给她吧!”川嫂谢了声﹐朝“货架”上来回看了几遍,指着那红格子布说,这,我想买一丈五尺,多少钱一尺呢?夫妻俩低声商量后,李朗说一尺一角五分。川嫂说,这布孩子穿起来好看,价钱又便宜,便问一共多少钱?夫妻俩一齐心算起来,淑贞一会儿就算清了,说:“大娘,一共两元二角五分。”李朗接着说算对了。川嫂也一边动手指一边心算,好一会亦说对了。淑贞便拿出新买的剪刀和尺摆在布上,示意丈夫去量,李朗笑对淑贞说:“还是你来剪第一次布,让我再学一回!”她便依着从石虎祥兴店莫师傅学来的功夫,淡定地一尺一尺量起来。

  川嫂笑笑说,阿朗,连量布剪布你也要学媳妇呀?李朗答道,不但量布学她,连计数、认字,也都得拜她为师呢!川嫂好像听得希罕新闻般高兴地说:茂林大哥大嫂,你们真有福,为儿子娶得这么个贤能媳妇!茂林笑笑答话,我大嫂何止这点,没有她和她父亲在银钱上支持,我家这摊小买卖,不知何时才能开张。川嫂是个爽快人,平日欢喜同妯娌、邻居互通听来的村内外新消息,眼下又从茂林那里获得亲家之间银钱关系的大新闻,准是人人爱听的,她高兴此行大有收获。(未完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