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画家

台湾画坛前辈 — 李石樵作品欣赏

图文提供 高雄名展艺术中心
font print 人气: 226
【字号】    
   标签: tags:

艺术是一种真刀实枪的输赢,必需要有极大的勇气与坚强的决心。它并非是一种拿刀挥剑的精彩比舞,绘画不只是画面的完美也要有深刻的意义与文化内涵。
—李石樵—

李石樵《枫叶之美》

李石樵《静物》

李石樵(1908-1995)生于台北县新庄的农家,自幼就非常喜欢绘画,就读台北师范学校时,其作品“台北桥”入选台展后,得老师石川钦一郎之助,赴日本就读东京美术学校,并受到冈田三郎助的教导。1933年作品“林本源花园”入选帝展,同年他也获得第七届台展特选及朝日奖。之后作品七次入选帝展及新文展,他荣获新文展“免审查”展出资格,年轻的他当时被艺坛誉为“天才画家”。1944年返台定居后担负起台湾美术的倡导工作,透过每年的台阳展及执教师大美术系、私人设立的画室,实现他的理想。大陆沦陷后大量大陆人士来台,使台湾社会产生了不一样的风貌,李氏在画作中也描绘了这时期的社会现象。他一辈子创作不断,经历过日据时代的风发意气、光复后探讨抽象绘画,晚年复归于写实,画风变化多端。

李氏早期风格以写实为主,50年代以后受到立体主义的启示,强调造型简化并运用反透视的技法,画面明暗对比强烈。70年代移居美国,以人物群像、风景为主题,粹炼过的造型配以明亮的色彩。@
(http://www.dajiyuan.com)

<--ads-->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评论